-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绘画题材的现代转换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传统绘画题材的现代转换 1
一、构图 2
二、技法 2
三、内容 3
四、意义 3
五、结语 5
文2:论剧院的现代转换 5
一、面对传统、民间的矛盾和处理的困境 6
二 、“传统之死” 11
注释 11
参考文摘引言: 12
原创性声明(模板) 13
文章致谢(模板) 13
正文
传统绘画题材的现代转换
文1:传统绘画题材的现代转换
在2008年的2月18日,以《中国》为主题的艺术展在罗马展览馆开幕,在此次展览中,一幅长10米的巨幅油画作品夺人眼球,这正是中国画家刘晓东的代表作品。刘晓东被誉为“新生代”艺术的领军人物,是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画家,代表作品有《吃完了再说》(图1)和《三峡新移民》。《吃完了再说》是刘晓东用了两周时间在罗马完成的,画面中的人物都是用罗马的模特来进行创作的。不难看出,画面中的模特有着人种多、年龄差距大的特点。刘晓东利用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的图式,传达出了当今世界普遍流行的世俗文化。“吃”完了再说,这个“吃”字,不仅是画面传达给人最直观的画面感受,而且传达出一层更为深刻的寓意: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做什么事情只看到了眼前利益,忽视未来的发展,“吃”完了再说,只顾享受眼前的美好事物,把麻烦抛之脑后。画面里虽然是其乐融融的聚餐仪式,但在画面当中也透露出画家的一些忧虑和担心。刘晓东的这幅《吃完了再说》同时也是高价位艺术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艺术市场摇摆不定的今天,刘晓东的作品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受人热捧,这与画家本人的绘画艺术风格和传达的思想内涵等方面息息相关。
刘晓东是中国写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他对画面熟练的掌控力、揭露生活中细微繁琐的生活情节的能力以及个人艺术情感表达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刘晓东的绘画作品中没有宏大的题材,而是现实生活平凡的写照,没有优美的画面,而是描绘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他的艺术语言十分直接,他往往通过作品来表现自己,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审美感受将社会生活与艺术完美结合,来体现当代的民俗文化和时代审美价值,把自己的艺术思想更加直接清晰地呈现给人们。
一、构图
《吃完了再说》的图式取材于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但和达芬奇完全不同的是,除了模仿一字排开式的构图外,它不是一幅以宣传教义为目的的绘画作品,它放弃了基督圣餐礼仪的教义,融入了世俗文化。这里没有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没有庄严肃穆的聚餐氛围,没有细腻的写实技巧和完美的空间透视,而是一幅具有现代气息的聚餐。整幅画面场景宽阔明亮,整体气氛轻松和谐,用笔轻松流畅,表达感情果断直接。
二、技法
这幅作品不再使用传统的古典油画技法,而是一种具象写实手法。这种直接技法摆脱了古典技法中耗时长、不易保存的缺点,方便画家快速作画,用概括简练的笔触和明快的色彩恰到好处地表现画家当时丰富的内心情感。它不单单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在写实的基础上融入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真实的感受,每个人物定格的瞬间并不是照相机所能捕捉到的,这是包含画家生活体验的瞬间,是画家跟模特进行交谈后的他所认为的最真实的瞬间。
三、内容
画中的13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特点的陌生人聚在同一个餐桌上,打破语言和民族之间的障碍,一起愉快地进餐,就像久别重逢的朋友一样。这13个模特被平均分布在画面上,他们看似是生活中某个随意的聚会场景,实则是画家本人对精彩瞬间的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刘晓东尽量让模特处在一个放松的状态,及时地描写出模特最真实的特点,他画面上的人物动态和画面构图看似随意,其实却是画家本人努力寻求并想表达的精神所在。画中不同年龄、地区的人们聚在一起愉快地进餐、交谈中,传达出一种十分和谐融洽的气氛,这正是画家本人身处异国他乡所想表达的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是自己在罗马生活一段时间后对周围环境的人和事以及个人生活的情感表达。
四、意义
《吃完了再说》其实在某个方面表现出画家刘晓东对社会快速发展所导致人们价值倾向的改变的一丝丝担忧,人们过多地注意眼下的利益,什么事情都是“吃”完了再说,享受着当前的美味果实。有些事情在“吃”之前就需要解决的却一味抛之脑后,留给子孙后代去解决,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这些都需要引起大家的深思。
《最后的晚餐》这一绘画题材早在公元二世纪罗马的普里西拉地下墓室的壁画中出现,它的构图呈一字排开,画面严肃且富有秩序,表达的内容简单明确。在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之前的大部分画家对犹大的着重处理,使人们的目光集中于犹大而不是耶稣,整幅画面成几何平面纹样,略显呆板。刘晓东说:“他们过于强调迎合审美时尚而忽略了传统题材的历史本意和限制性要求?”。过于强调矛盾的对立性,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