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一、概念
LarkinScowcroft(1981)提出把由任何形式的细胞培养所产生的植株统称为体细胞无性系(somaclones)。
在培养阶段发生变异,进而导致再生植株亦发生遗传改变的现象,称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somaclonal variation)。
;二、变异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三、体细胞变异的优缺点:;四、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诱导与离体筛选;步骤:;(一)诱导起始材料的选择;(二)自发突变;(三)诱变;;化学诱变
常用的化学诱变剂:
- 烷化剂如DES,可改变DNA结构而引起突变;
- 碱基类似物,核酸复制时,可掺入到新
合成的DNA分子中引起错配;
- 移码诱变剂,如ICR化合物。; 转座子插入诱变
转座子插入诱变是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起来的新的体细胞诱变方法。转座子既可直接将外源基因带入细胞内获得新性状,又可以独立插入通过其转座功能诱导变异。
目前,使用较多的转座子体系是玉米的Ac/Ds系统。首先采用基因转化的方法将Ac/Ds导入受体细胞,再通过体细胞培养或再生植株的自交或测交使Ac因子切除,由于转座子插入的随机性,即可在切除Ac的植株中筛选出不同变异。利用这一途径已在苜蓿、马铃薯、番茄、甘蓝等多种植物上获得可利用的体细胞变异植株。
;(四)突变体选择;直接选择
其方法是用一种含有特定物质的选择培养基,在此培养基上只有突变细胞能够生长,非突变细胞不能生长,从而直接筛选出突变性。
贾敬芬等以小麦幼胚愈伤组织为材料,在含有1.4%NaCl的N6培养基上直接筛选出小麦耐盐系。
郑企成等曾将小麦“京花1号”花药经γ射线处理后,再经0.5NaCl培养基直接筛选出耐盐再生株系。
; 间接选择
间接选择是一种借助于与突变表现有关的性状作为选择指标的筛选方法。
Dorffling等以羟脯氨酸(HYP)为选择剂,获得了耐HYP的体细胞变异系,其抗寒性比供体亲本增强,且能稳定遗传。
林定波等将锦橙株心细胞愈伤组织的悬浮细胞经γ射线照射,然后在高浓度脯氨酸培养基中培养筛选,获得了抗寒体细胞变异愈伤组织,其再生植株抗寒性比供体植株提高2.4℃。
;(五)突变体稳定性鉴定;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应用;一、改良作物品种、拓宽种质资源;在各国现有通过体细胞诱变选育的谷类作物品种中,品质得到不同程度改良的占34.3%。;据不完全统计,诱变品种中大约有1/4是抗病品种,其中80%左右为抗真菌品种。
耐盐、抗旱、抗寒变异也已筛选出众多中间材料,有的已进入区域试验,有的已用于生产。;二、加强外源基因向栽培种的渐渗;三、遗传学研究;四、发育生物学研究;以突变体为工具,还从组织学和细胞学角度分析鉴定了一些基因的表达与植物发育的关系。
在烟草、玉米中均通过质体突变体分离鉴定了与植物叶绿体发育有关的核基因。玉米黄化突变体pun是一个在光照下不可逆转的突变体,分析显示,该突变体为一核单基因隐性突变,该基因的突变扰乱了叶绿体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积累,进而使叶绿体膜系统发育不足,类囊体相关蛋白不能积累。;五、代谢途径研究;近年来,通过体细胞突变研究激素、次生代谢产物等代谢途径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如番茄推迟成熟的突变体Nr,与乙烯应答基因突变有关;玉米胚乳皱缩型突变sh可能涉及蔗糖代谢的相关酶基因的突变。;第二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机理及影响因素;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影响因素;一、供体植物—生理状态;一、供体植物—遗传背景;二、培养基—激素;二、培养基—物理状态;三、培养类型;四、继代次数;小 结;思考题:;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