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_.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学段:第一学段( 1—2 年级)、第二学段(3—4 年级)、第三学段(5—6 年 级) 、 第四学段(7—9 年级)。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分为总目标、具体目标和学段目标,从自我认知、学 习能力、人际交往、情绪调试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加以阐述。通过九年的心理 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将从常识水平上升到意识水平, 最后达到行为水平。 2.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 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 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培养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 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自我认 知、学习能力、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 内容。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体教师都应自觉 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 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 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 3.建立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 辅导,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的 专门场所。 4.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 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 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 5.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与基层群众性自 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文化机构、街道社区以及青少年校外活 动场所等的联系和合作,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 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观、健 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 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 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 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现在常识水平、 意识水平和行为水平三个方面。 心理 健康目标的常识水平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常识,认识一些心理异常现象,了解心 理健康保健的常识、调节方法和技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水平是指在认识心 理健康常识水平的基础上,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树立心理健康意识,积 极关注个人的心理状态,当有心理困扰的时候能够及时寻求心理援助,缓解并 解决心理困扰。心理健康的行为水平是指在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保健常识 和调节技能的基础上,能够自主调节,通过自助、他助和助他三种方式进行心 理疏导和心理干预。 三、学段目标 (一)第一学段目标 1. 自我认知:初步了解自己,能够进行简单地自我介绍。 2.学习能力:初步感受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人际交往: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友礼仪,感受友情, 初步形成集体意识。 4.情绪调试:感受学校生活的乐趣,克服上学焦虑,通过体验集体生活获 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5.社会适应: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初步形成纪律意识、 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 (二)第二学段目标 1. 自我认知:了解自我,能从多个方面进行自我介绍。 2.学习能力:初步培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学习的自 信心,乐于学习。 3.人际交往: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同学、教师交往,愿意参与各种活动, 初步形成开朗、合群的性格。 4.情绪调试:感受解决学习困难带来的快乐,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 5.社会适应:形成正确的角色意识,能够适应不同的社会角色,能够正确处 理学习与娱乐的矛盾,形成稳定的时间管理意识。 (三)第三学段目标 1. 自我认知: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

文档评论(0)

155****2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