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对于中远程导弹或防区外发射的导弹,为保证足够的命中精度和攻击隐蔽性,均采用复合制导。一般在初、中制导采用惯性制导,辅助GNSS修正和地图匹配修正等,将导弹引导到末制导寻的搜索区,然后利用自动寻的装置完成对目标的搜索、捕获、跟踪和攻击。“战斧”巡航导弹初段利用惯性制导,中途利用地形等高线地图TERCOM进行修正,末制导采用红外成像IIR和毫米波MMW最终完成目标攻击,其CEP可达米级。其复合制导如图1?17所示。表 1?1给出了复合制导方式的部分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IM-7 系列同样诞生于 50 年代中,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用于超视距攻击。越南战争中,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政治因素、敌我识别问题、气候适应性等),AIM-7 系列导弹并未发挥多大作用。但超视距作战的序幕已经拉开,作为未来主力制空战斗机的 F-15 选择了第三代“麻雀”即 AIM-7F 作为超视距主战武器,配合 APG-63 雷达,争取“先敌攻击”的优势。后来 AIM-7F 内部电路进行了改进,型号改为 AIM-7M,F-15 随之换装。 AIM-120 源自“先进中距空空导弹”(AMRAAM)计划,定型后改称 AIM-120。这是一种全新概念的中距导弹,由于采用主动雷达制导,使得 AIM-120 的载机不必象制导 AIM-7 那样始终保持跟踪目标,而是在导弹进入自导段以后就可以脱离规避,从而大大减小了载机的风险。在和挂载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对手进行超视距对抗时,挂载 AIM-120 的 F-15 将具有明显优势。 * * * 二次大战后期,德国纳粹的V2火箭呼啸飞越英伦海峡轰炸伦敦,虽然V2对英国的实质损害不大,但是不像V-1导弹可拦截因此对英国的社会人心造成莫大影响。大战一结束,美俄双方都急着要掌握德国的火箭技术,但是按照雅尔塔密约,V2火箭生产工厂的主要所在地皮纳蒙划给了苏俄托管,美国心有不甘,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美军组成了一个突击队下令紧急展开一项代号“回纹针”的任务。在1945年5月22日到5月31日的10天之内,美军挺进巴伐利亚区并占领当地,动用了300节火车车厢和13艘轮船,把近百枚的V2火箭以及相关的一切设备和半成品抢运一空,苏军在第二天的6月1日抵达的时候,只看到一座座空荡荡的工厂。 美国虽然获得了许多V2的半成品和制造设备,但最可贵的是美国情报单位成功地说服了包括德国军方火箭计划负责人瓦尔德·多恩伯格中将及开发团队核心冯·布劳恩博士与相关的126位研究团队成员前往美国,并分别安置在德州的福特布里斯的火箭研究小组以及新墨西哥新建的白沙导弹试验场。1945年9月,冯·布劳恩抵达美国,时年33岁,自此以后美国的火箭工业和太空发展就扶摇直上。除了军事用途,V2火箭在研究高层大气和电离层,以及对地球表面拍照等科学课题上也非常有用。 1946年,美国海军实验室发射了一枚V2火箭,射到数百公里的高空,用来观测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这也是V2火箭第一次应用在太空研究,从此开启了太空科学的新页。此外V2火箭亦用来当作载人飞行试验载具,并搭载过猴子一类的小动物升空。 突破了声障后,飞行包线(飞行速度和高度的变化范围)逐渐扩大,飞行器自身稳定性恶化,使得驾驶员的驾驭难度大大增加,人工方式不易完成复杂的飞行控制任务,要求在飞行器上安装驾驶仪,利用助推器参与飞行器舵面控制,以改善飞行器的稳定性。之后,飞行器驾驶仪逐渐与其它机载装置融和以控制航迹(如定高和自动下滑等),既能稳定飞行器,又能全面地进行飞行控制,直至全自动盲降着陆。 1973年起服役并出口,以后不断改进。TSE5000型弹长2.94米,直径156毫米,速度M2.2,可对付500~3000米高度的飞机,采用雷达、红外、光学和电 视等多种制导技术,有敌我识别能力,可全天候作战。80年代又发展了“响尾蛇—NG”最新一代改进型,供90年代使用。 * 战斧巡航导弹可以从陆地、海上及空中发射(图为空射型)。海湾战争中美国使用了“战斧”BGM一109C型舰对地导弹(弹长6.17米,带助推器,直径527毫米,最大射程1297千米,速度0.72Ma,CEP 30米),重创伊拉克化学武器设施、发电厂和高级指挥所等目标。但是,海湾战争5年后美国向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地区发射44枚空射“战斧”导弹,许多枚未能直接命中目标。 制导控制系统采用麦道公司研制的地形匹配辅助惯性导航系统(TAINS)作为全程制导系统,控制设备用数字式自动驾驶仪,高度测量用霍尼维尔AN-194型雷达高度表。地形匹配辅助导航系统重45kg,由AN/DSW-15地形匹配系统,LN-35惯性导航设备,LC-4516-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