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新闻报道的片面性从扶老人事件的污名化现象谈起(新闻学毕业论文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文学、艺术、军事或历史”中“文学研究”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9598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2
文1:论新闻报道的片面性从扶老人事件的污名化现象谈起 2
一、污名化与标签理论视角 2
二、污名化和标签化过程 3
(一)污名化的形成过程:新闻报道的偏见 3
1、新闻媒体对扶老人事件报道的主观性手法 3
(1)浓郁的小说气息,热衷描绘故事情节与矛盾冲突 3
(2)惯用感情词汇,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4
2、新闻媒体对扶老人事件报道的标签化处理 5
(二)污名化产生的后果 5
1、摔倒老人的社会身份受损、扶老人无人愿做 5
2、社会良好风气受损,社会道德滑坡 5
(三)污名化如何解除:寻找新闻媒体的公正之路 6
1、客观报道,让受众判断是非 6
2、给老人更多的话语权 6
3、注意报道的方式和报道倾向 7
文2:论新闻报道的平衡 8
参考文摘引言: 15
原创性声明(模板) 16
文章致谢(模板) 16
正文
论新闻报道的片面性从扶老人事件的污名化现象谈起(新闻学毕业论文资料)
文1:论新闻报道的片面性从扶老人事件的污名化现象谈起
现在,如果遇到老人倒地,公众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应不应该扶?你会不会扶?从2006 年南京的“彭宇案”、2008 年郑州的“李凯强”案到2011 年天津的“许云鹤”案,这几起因扶老人而引来官司的新闻报道在全国引起轰动,并且类似的事件在近几年的媒体报道中常常可以看到。渐渐的,每一次媒体报道中提到“扶老人”,受众立马想到“被讹”二字,但“扶老人”被讹毕竟只是极端的个案,而新闻媒体通过长期以往的负面报道,为“扶老人”事件贴上了具有偏见性的标签,构建出了一个污名化的扶老人事件形象。
一、污名化与标签理论视角
社会群体形象的建构是国内外传播建构主义研究的重点,其中污名化和标签理论是常用的两种理论工具。首先提出“污名化”概念的是著名的社会学家埃利亚斯,即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污名化反映了两个社会群体之间一种单向“命名”的权利关系,它体现为群体特征与另一群体加诸于该群体之上的刻板印象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即具污名的一方(身负污名的属性)和不具污名的一方(对具污名一方有着刻板印象)之间的互动,而污名化就是这一互动关系不断发展以致最后成为凝固现实的过程。
二、污名化和标签化过程
那么新闻报道是如何完成这个污名化的过程呢?笔者从2006 年新闻报道开始抽取报道样本,整理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新闻报道,以定量分析并结合样本内容,从新闻报道的手法、报道框架、主题等出发,以考察其污名化和标签化过程。
(一)污名化的形成过程:新闻报道的偏见
新闻报道中的“偏见”,是相对其是否做到“真实”、“公正”、“客观”以及“中立”而言的。事实上,“在媒体与受众关系当中,媒体仍然扮演着宰制者和掌握者的角色”。因此,媒体并不能总是做到客观和公正的——这便是“扶老人”被污名化的主要原因。那么这个污名化的过程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以“新闻标题”为对象,在网上搜索了大量以“搀扶被讹”为核心词的报道,从中抽取了最近的50 篇报道作为本文的分析样本。
1、新闻媒体对扶老人事件报道的主观性手法
在相关的新闻报道中,主观性的报道手法并不少见。这些人为的渲染烘托,让新闻报道呈现出了非常态的现状。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案例分析,来了解新闻媒体是如何报道的。
(1)浓郁的小说气息,热衷描绘故事情节与矛盾冲突
经过对50 篇样本的文本内容分析后发现,%的报道焦点都在“扶老人被讹”上,并且大部分的内容都在挖掘报道被讹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如:《扶老人被指撞人,女子微博寻证人》(新京报,2013)的报道,主要分析了该女子扶老人的经过以及她的心理活动,报道均以该女子的角度出发去描绘事件的发展。再如《两少年扶起老人被讹,热心莫成寒心》、《三幼童扶起老人被讹,别让孩子如此“不解”》等,这些报道都对扶老人却最终被讹的过程进行了淋漓尽致地描写,但是忽略了对引发此类现象原因的深刻剖析,以及缺少遇到此类事件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的方法引导。
(2)惯用感情词汇,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此处仍以《扶老人被讹,以死证清白》作为分析案例。记者大量的渲染了跳塘者家属的痛心疾首和当时的见证者的愧疚之情。文中这样描述到:“吴某妻子万万没有想到丈夫在对方要求天价赔偿后,会因此觉得冤枉而跳塘自杀,说着说着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清晨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高频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足背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脂联素的相关性(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无需手术放大镜建立大鼠小肠移植模型(行业资料).doc
- 急性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的Ca2电流和细胞内Ca2浓度(行业资料).doc
- 两种慢性内脏痛模型造模效果比较(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Straumann牙种植系统在口腔修复的应用(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肺移植围术期治疗3例的经验和教训(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网络媒体对内和对外传播的差异比较以新华网图片报道两会为例(新闻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 新媒体中的腐女亚文化及其商业收编以春晚CP为例(新闻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最近下载
- 医师访谈记录.pdf VIP
- Unit 4 School Life 第3-4课时Reading and Rriting 课件 中职高一学年英语高教版基础模块1.ppt
- 最新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doc VIP
- 医学临床三基(输血学)-输血免疫学基础(精选试题).pptx VIP
- 我们的大脑的教学课件.ppt VIP
- 洞察世间智慧:哲学伴随我成长课件.ppt VIP
- 超星网课《汽车之旅》超星尔雅答案2023章节测验答案.doc VIP
- 老年人继承法培训课件.pptx VIP
- 科学湘科版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第7课全球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