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诱因 1、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 2、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劳累过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 3、循环血量增加或锐减:如输液过多过快、摄入高钠食物、妊娠及大量失血、严重脱水等。 4、严重心律失常:尤其是各类快速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 5、治疗不当:如洋地黄用量不足或过量、不恰当应用某些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等。 6、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肺栓塞等。 * 临床表现 1.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为主要表现。 (1)症状: 1)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因活动使回心血量增加,左心房压力升高,加重了肺淤血。表现为体力活动时发生或加重,休息后缓解或消失;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为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 2)咳嗽、咳痰和咯血:咳嗽、咳痰是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致。开始常在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时可减轻,痰呈白色浆液性泡沫状,偶可见痰中带血丝。 长期慢性淤血时肺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肺循环和支气管血液循环之间形成侧支,在支气管黏膜下形成扩张的血管,此种血管一旦破裂可引起大咯血。 * 3)疲倦、乏力、头晕、心慌:上述表现是由于心排血量降低,心、脑、骨骼肌等血液灌注不足及代偿性心率加快所致。 4)尿少及肾功能损害症状:严重左心衰竭时血液进行再分配,首先是肾血流量明显减少,病人出现少尿。长期慢性肾血流量减少可出现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并可有肾功能不全的相应症状。 (2)体征 1)肺部湿啰音:由于肺毛细血管内压增高,液体可渗到肺泡出现湿啰音,随着病情由轻到重,啰音可从局限于肺底至全肺。特点为啰音位于病人身体的低垂部位。 2)心脏体征:除原发心脏病固有体征外,慢性左心衰的病人一般会有心脏扩大,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及舒张期奔马律。 * 2.右心衰竭 (1)症状 1)消化道症状: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是右心衰竭最常见的表现,系因胃肠道及肝脏淤血所致。 2)劳力性呼吸困难:右心衰竭有明显的体循环淤血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2)体征 1)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的低垂部位,常为可压陷性及对称性,严重者可出现胸腔积液,均由体静脉压升高所致。 2)颈静脉征: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是右心衰竭的最主要体征,肝颈静脉反流征则更具特征性。 3)肝大:肝大一般发生在皮下水肿之前,肝脏因淤血而肿大,伴压痛,持续慢性右心衰竭可致心源性肝硬化,晚期可发生黄疸、大量腹水及肝功能受损。 4)心脏体征:除原有心脏病的固有体征外,右心衰竭可因右心室扩大而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 * 3.全心衰竭:右心衰继发于左心衰而形成的全心衰,因右心排血量减少,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肺淤血症状反而有所减轻。扩张型心肌病等表现为左、右心室同时衰竭者,肺淤血征往往不很严重。 * 心功能分级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不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症状。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轻于日常的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 IV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 治疗原则 1.治疗病因、消除诱因:控制高血压应用药物、介入或手术治疗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瓣膜病的手术治疗等。积极控制感染,对于心室率较快的心房颤动,及时复律或控制心室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注意予以纠正。 2.减轻心脏负担: (1)休息:限制体力活动,避免精神紧张,减轻心脏负荷。 (2)饮食:应低钠饮食,同时要少食多餐。水肿明显时应限制水的摄入量。 (3)吸氧:给予持续氧气吸入,流量2~4L/min,增加血氧饱和度,改善呼吸困难。 (4)利尿剂应用:可排出体内潴留的体液,减轻心脏前负荷,改善心功能。 3.扩血管药物应用:通过扩张小动脉,减轻心脏后负荷;通过扩张小静脉,减轻心脏前负荷。 扩张小静脉制剂:临床上以硝酸酯制剂为主。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醇(消心痛)。 * 4.正性肌力药物应用: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作用,适于:治疗以收缩功能异常为特征的心力衰竭,尤其对心腔扩大引起的低心排出量心力衰竭,伴快速心律失常的病人作用最佳。 (1)洋地黄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强心药物,具有正性肌力和减慢心率作用,在增加心肌收缩力的同时,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1)应用洋地黄类药物的适应证: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对伴有心房颤动和心室率增快的心力衰竭,对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均有效。 2)应用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证: 严重房室传导阻滞;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不宜使用;洋地黄中毒或过量者为绝对禁忌证。 3)洋地黄类药物毒性反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训练基地信息化系统维保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5课《 走近科学家》第2课时 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 教学课件.pptx VIP
- 黄浦区卢湾中学能源审计报告.pdf VIP
- HDJH30-120J型架桥机说明书.doc
- 5.2用圆设计图案(表格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docx VIP
- 航空集装器知识 .pdf VIP
- SHT-3012-2011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pdf VIP
- AI赋能教育的思考与应用 教师培训课件.pptx VIP
- sfz jd2015数据库数据真实性鉴定.pdf VIP
- 公司中层领导人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管理实施细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