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
研透题型,“快”答概括分析题
概括分析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近两年的新高考全国卷更是采用了选择题(四选一)和简答题两种考查形式。这两种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无疑增加了考生复习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在一轮复习过程中考生务必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多做一些习题,在训练中总结答题的规律和方法。
真题回顾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 文言文阅读
(原文)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
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孟尝君……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错误,由文中“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可知,是魏王希望孟尝君出使诸侯。通过比对,明确设误点是张冠李戴。
故选A。
秦国将要讨伐魏国。魏王听说,夜里去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您替寡人谋划一下,怎么办?”孟尝君说:“有诸侯援救的国家就可以保存下来。”魏王说:“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郑重地为孟尝君准备了百辆马车。孟尝君来到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从赵国借些军队去救魏国。”赵王说:“寡人不能借。
考查题型及命题特点
(一)选项内容构成:对传主形象的评价(概括)+具体行为事例(分析)
(2021新高考I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宗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
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
D.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
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
人物行为举止特点
帝王治国方略
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
(2021新高考Ⅱ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祖逖力请北伐,时任左丞相的司马睿虽无北伐之志,但仍然尽力支持,这坚定了祖逖的斗志,祖逖指江发誓:若不能收复中原,就不再渡江返回江南。
B.祖逖北伐,先在谯城遭石虎围攻,幸得桓宣解救;后镇雍丘,屡次派兵邀击后赵军队,使后赵疆土日益缩小;又为攻取河北而练兵积谷,与后赵相持。
C.大兴三年秋,朝廷任命祖逖为镇西将军,祖逖与将士同甘共苦,严于律己,广施恩惠,勉励督促农桑,安抚接纳新来归附的人,不论贵贱都加以礼遇。
D.祖逖死后,后赵频频侵犯河南地区,攻陷襄城、城父,包围谯城,豫州刺史祖约抵挡不住,退驻寿春,后赵攻取陈留,梁、郑之间又重新陷入了骚乱。
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
事件的后续发展经过
人物行为举止特点
人物道德品行和聪明才智
(二)基本上都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考点解读】
概括分析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往往采用客观选择题(四选一)的形式进行考察。
全国卷的题干术语往往是“概括与分析”,且常常从人物、地点、时间、词义、关系、依据与结论等角度进行设误,来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综合理解。这是近年来全国卷持续考察的成熟题型。
一
题目怎么命?
——单项选择——选错误【转述文意】
1.四个选项基本按行文顺序设置,按顺序设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
2.每个选项均是先用一个或两个四字格式短语对人物进行概括,然后举事例印证分析。
3.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且该项错误也非全错,而是错一点,往往是“概括”无错,“分析”有瑕。
——重分析、轻概括。
非人物——误解对象、张冠李戴
非事件——曲解文意、归纳不全
非时间——时序颠倒
非地点——空间错乱
非细节——无中生有、以偏概全
非关系——强加因果、因果颠倒
技巧突破:关注“六非”
⑴ 曲解文义
⑵ 无中生有
⑶ 强加因果
⑷ 张冠李戴
⑸ 时序颠倒
(6) 以偏概全
……
常 见 设 误 类 型
人物、地点与事件故意错位
关键词翻译出错
编造原文没有的信息,强加到当事人身上
所列事实之间本无因果关系
两件事发生的时间故意错位
改动范围或者程度,以个别代一般,以部分代整体等(或相反)
比对下列文言文的原文及译文,分析其存在哪种问题,连一连。
开心连连看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国齐国攻打郑国,所以郑国对晋国无礼,并且存有二心和楚国结交。
2.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
秦国的将领王翦攻下了赵国,全部占领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