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2
1234+N:打造组本教研的新图景
桐乡市实验幼儿教育集团实验幼儿园 张茹娟
长期以来,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模式延续着一种自上而下的计划式教学研究体制,教研活动往往是组长唱主角,教师被动接受;组长制定教研计划,老师照章办事。虽然也开展了不少教研活动,但因为缺少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教研活动总是剃头挑子——一头热。问题的焦点在于大部分教师在接受培训后仍然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工作缺乏激情,同事缺少合作,学习氛围淡化,教学研究成了一种摆设……这不仅让人深思,教师究竟需要什么?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桐乡市实幼集团实验幼儿园大班教研组,秉持“合作、竞争、创新”的工作作风,发扬“团结协作、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组本精神,营造“教研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家’”的教研文化,打造了一支有思想、有情怀、有格局、有担当的高素质教研团队。提出“1234+N”的教研模式,即一个核心理念、双轨发展思路、三大示范引领、四种高效模式,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打造组本教研的新图景。
一个核心理念:看见每一个儿童,成就每一位教师
双轨发展思路:建设发展性教研组、建设示范性教研组
1.建设发展性教研组:建设一个学习型组织、研究型团队,构建以组本教研特色为载体的动态发展机制,紧跟课程改革步伐。
2.建设示范性教研组:不断创新教研模式,凸显教研新样态,打造教研品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示范性。
三大示范引领:素质训练营、蓝青结对坊、名师工作室
“教无定法,研无定式。”我们教研组不断创新教研模式,精准分析教师梯队,逐步探索出三大示范引领模式,促进教师“教”以共学、“研”以共长。
1.素质训练营,研学同步行。“谁掌握了青年教师,谁就掌握了教育的明天。”教研组开设素质训练营,针对3年以下的新教师,为她们搭建业务提升的“成长地”。如踏上岗位第一个月开设“亮相课”,第三个月上好“过关课”,学期末上好“汇报课”。还开展了“说课”演练助课堂扎根,“课例”剖析促教育溯源等活动。教研组时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新教师在学中扎根,在研中生长,在行中收获。
2.蓝青结对坊,教学互相长。“甘为人梯,蓝青结对”,在我组演绎了一年又一年。3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与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结对签约,通过这种方式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站稳讲台。每位师傅都尽自己所能做好“传、帮、带”工作,师傅示范课、半日活动观摩、师徒“同课异构”……多形式重实效的教学指导,让年轻教师“采更多的花、酿更甜的蜜”,站在智者的肩膀上成长。
3.名师工作室,笃学树范式。
我组陈炳玉老师是嘉兴市学科带头人,业绩突出,教学经验丰富。以她为引领,成立绘本名师工作室,组内教师根据自己兴趣和特长报名,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 1 \* GB2 ⑴传承中华文化,聚焦原创绘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括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多次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因此,工作室聚焦中国原创绘本,精选原创绘本内容,形成原创绘本资源库。
= 2 \* GB2 ⑵推进一课多研,研发绘本课例。“研优秀原创课例,促教学有效行为”是工作室的重要工作之一。围绕“一课多研”机制,鼓励从研儿童、研教材、研课堂的角度,深入进行思考。以”筛选提炼,选择主题——集思广益,设计教案——结果追因,初次探索——精益求精,再度深析——展示共享,共同成长“这一过程,将教材中的教案精致打磨,实现语言领域的精准教学。激发教师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提升教师对教学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荷花镇的早市》、《武松打虎》、《花木兰》等课例,分别在省国培计划、省”百人千场“等平台展示。
四种高效模式:轮流坐庄式半日观摩、走门串户式环创分享、集体诊断式多元评价、定向联动式绘本创生
1.轮流坐庄式半日观摩。轮流坐庄是指班级轮流“做东”开放半日活动,邀请其他教师前来观摩并予以指导。每月开展一次活动,以“板块交流”、“困惑解析”、“试点引领”、“以评促优”等机制,提升同年段教师在半日活动组织上的水平,助推年级组教师抱团成长。
2.走门串户式环创分享。走门串户是指教师们走进各班看一看、拍一拍、记一记,在收集环境的亮点中,融合自己的特点,对区域环境不断改进与完善。如大一班在语言区分享中,投放了想画就画的“口袋书”、正反折叠的“拉拉书”、师幼同构的“共创书”等,处处彰显全语言浸润下的儿童成长新样态。走门串户式环创分享,打破班级围墙,开展深度交流,在寻找差异中求提升。
3.集体诊断式评价分析。教师们共同关注幼儿的自我评价,以“诊断解读”的方式聚焦幼儿的回顾表达、操作流程、自我评定等方面的表现,经过研讨碰撞,教师们获得解读幼儿的能力。集体诊断式评价分析更好地促进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幼儿园:(1)主题方案—大班主题方案《花的诗歌》.doc
- 幼儿园:(1)主题方案—大班主题方案《奇妙的大自然》.doc
- 幼儿园:(1)主题方案—小班主题方案”温暖的家”.doc
- 幼儿园:(1)主题方案—小班主题方案《色彩王国》.doc
- 幼儿园:(1)主题方案—小班主题方案《寻找春天》.doc
- 幼儿园:(1)主题方案—中班主题方案《拜访春天》.doc
- 幼儿园:(1)主题方案——大班“房子的故事”主题方案.doc
- 幼儿园:(1)主题方案——幼儿园大班主题《不起的宇航员》.doc
- 幼儿园:(1)主题方案——幼儿园大班主题方案《特别的我》.doc
- 幼儿园:(1)主题方案——幼儿园小班主题《秋天宝贝多》.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