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之卷三十一》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pdfVIP

《北史之卷三十一》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卷三十一》原文 郭祚 张彝孙晏之 曾孙乾威 邢峦弟子昕 族孙臧 邵 李崇从弟 平 平子奖 谐 郭祚,字季祐,太原晋阳人,魏车骑将军淮弟亮之后也。祖逸,本州别驾, 前 后以二女妻司徒崔浩,一女妻浩弟上党太守恬。太武时,浩亲宠用事,拜逸 徐州刺 史,假榆次侯,赠光禄大夫。父洪之,坐浩事诛。祚亡窜得免。 少孤贫,姿貌不伟,乡人莫之识。有女巫相祚后当富贵。祚涉历经史,习崔 浩 之书,尺牍文章见称于世。弱冠为州主簿,刺史孙小委之书记。又太原太守 王希彦, 逸妻之侄也,共相赒恤,乃振。孝文初,举秀才,对策上第,拜中书 博士。转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长兼给事黄门侍郎。祚清勤在公,夙夜匪懈, 帝甚赏之。从南征,及还,正黄门。车驾幸长安,行经渭桥,过淮庙,问祚曰: “是卿祖宗所承邪?” 祚曰: “是臣七世伯祖。”帝曰: “先贤后哲,顿在一 门。”祚对曰: “昔臣先人 以通儒英博,唯事魏文。微臣虚薄,遭奉圣明,自 惟幸甚。”因敕以太牢祭淮庙, 令祚自撰祭文。以赞迁洛之规,赐爵东光子。 孝文曾幸华林园,因观故景阳山。祚 曰:“山以仁静,水以智流,愿陛下修之。” 帝曰: “魏明以奢失于前,朕何为袭 之于后?”祚曰: “高山仰止。”帝曰: “得非景行之谓?”迁散骑常侍,仍领黄 门。 是时,孝文锐意典礼,兼铨镜九流,又迁都草创,征讨不息;内外规略,号 为 多事。祚与黄门宋弁参谋帷幄,随其才用,各有委寄。祚承禀注疏,特成勤 剧。尝 以立冯昭仪,百官夕饮清徽后园。孝文举觞赐祚及崔光曰: “郭祚忧勤 庶事,独不 欺我。崔光温良博物,朝之儒秀。不劝此两人,当劝谁也!”其见 知若此。初,孝 文以李彪为散骑常侍,祚因入见,帝谓祚曰: “朕昨误授一人 官。”祚对曰: “岂 容圣诏一行,而有差异!”帝沈吟曰: “此自应有让,因 让,朕欲别授一官。”须臾,彪有启云:“伯石辞卿,子产所恶,臣欲之已久, 不敢辞让。”帝叹谓祚曰: “卿之忠谏,李彪正辞,使朕迟回,不能复决。” 遂不换李彪官也。 乘舆南讨,祚以兼侍中从,拜尚书,进爵为伯。孝文崩,咸阳王禧等奏祚兼 吏 部尚书。寻除长兼吏部尚书、并州大中正。宣武诏以奸吏逃刑,县配远戍, 若永避 不出,兄弟代之。祚奏曰: “若以奸吏逃窜,徙其兄弟,罪人妻子,复 应徙之,此 则一人之罪,祸倾二室。愚谓罪人既逃,止徙妻子,走者之身,县 名永配,于眚不免,奸途自塞。”诏从之。寻正吏部。祚持身洁清,重惜官位。 至于铨授,假令得人,必徘徊久之,然后下笔,下笔即云:“此人便以贵矣。” 由是事颇稽滞,当时 每招怨讟。然所拔用者,皆量才称职,时又以此归之。 出为使持节、镇北将军、瀛州刺史。及太极殿成,祚朝于京师,转镇东将军、 青州刺史。祚逢岁不稔,阖境饥弊,矜伤爱下,多所振恤,虽断决淹留,号为烦 缓,然士女怀其德泽。入为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并州大中正。迁尚书右仆射。 时议定新令,诏祚与侍中、黄门参议刊正。故事,令、仆、中丞驺唱而入宫 门,至于马道。及祚为仆射,以为非尽敬之宜,言于帝,纳之。下诏御在太极, 驺唱至 止车门;御在朝堂,至司马门。驺唱不入宫,自此始也。诏祚本官领太 子少师。祚 曾从幸东宫,明帝幼弱,祚持一黄出奉之。时应诏左右赵桃弓与御 史中尉王显迭相 脣齿,深为帝所信,祚私事之,时人谤祚者,号为桃弓仆射、 黄少师。 祚奏曰: “谨案前后考格,虽班天下,如臣愚短,犹有未悟。今须定职人迁 转 由状,超越阶级者即须量折。景明初考格,五年者得一阶半。正始中,故尚 书、中 山王英奏考格,被旨: “但可正满三周为限,不得计残年之勤。”又去 年中,以前 二制不同,奏请裁决。旨云: “黜陟之体,知依旧来恆断。”今未 审旧来之旨,为 从景明之断?为从正始为限?景明考法,东西省文武闲官悉为 三等,考同任事。而 前尚书卢昶奏,上等之人三年转半阶。今之考格,复分为 九等,前后不同,参差无 准。”诏曰: “考在上中者,得泛以前,有六年以上 迁一阶,三年以上迁半阶,残 年悉除。考在上下者,得泛以前,六年以上迁半 阶,不满者除。其得泛以后,考在 上下者,三年迁一阶。散官从卢昶所奏。” 祚又奏言: “考察令:公清独著、德绩超伦而无负殿者为上上,一殿为上中, 二殿为上下,累计八殿,品降至九。未审今诸曹府寺,凡考,在事公清,然才非 独 著;绩行称务,而德非超伦;干能粗可,而守平堪任;或人用小劣,处官济 事并全 无负殿之徒:为依何第?景明三年以来,至今十有一载,准限而判,三 应升退。今 既通考,未审为十年之中,通其殿最,积以为第?随前后年断,各 自除

文档评论(0)

132****2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