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卷六十五》原文
裴政 李谔 鲍宏 高构 荣毗 陆知命 梁毗 柳彧 赵绰 杜整
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祖邃,父之礼,并 《南史》有传。政幼聪明,
博闻强记,达于从政,为当世所称。仕梁,以军功封为夷陵侯,给事黄门侍郎。
及魏军围荆州,政在外见获,萧察谓政曰:“我,武皇帝之孙,不可为尔君乎?
尔何 烦殉身于七父。若从我计,则贵及子孙,不然,分腰领矣。”锁之,送至
城下,使 谓元帝曰: “王僧辩闻台城破,已自为帝。王琳孤弱,不能复来。”
政许之。既而 告城中曰: “援兵大至,吾以间使被禽,当以碎身报国。监者击
其口,终不易辞。 察怒,命趣行戮。蔡大业谏曰: “此人之望也,杀之,则荆
州不可下。因得释。会 江陵平,与城中朝士俱送京师。周文闻其忠,援员外散
骑侍郎,引入相府。命与卢 辩依 《周礼》建六官,并攒次朝仪,车服器用,多
遵古礼,革汉、魏之法,事并施行。寻授刑部下大夫,转少司宪。政明习故事,
又参定周律。能饮酒,至数斗不乱。 簿案盈几,剖决如流,用法宽平,无有冤
滥。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妻子入狱就之。 至冬,将行决,皆曰: “裴大夫致
我于死,死无所恨。”又善钟律,尝与长孙绍远 论乐,事在 《绍远传》。
隋开皇元年,为率更令,加上仪同三司。诏与苏威等修定律令。采魏、晋刑
典, 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同撰著者十余人,凡疑滞不通,皆取
决于政。 进位散骑常侍,转左庶子。多所匡正,见称纯悫,东宫凡有大事,皆
以委之。右庶 子刘荣,性甚专固。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见帐,未
及成。太子再三催促,荣令元恺口奏,不须造帐。及奏,太子问:“名帐安在?”
元恺云:“禀承刘荣,不听造帐。”太子即以诘荣,荣便拒讳,太子付政推问。
未及奏状,阿附荣者 先言于太子曰: “政欲陷荣,推事不实。”太子召责之,
政曰: “凡推事有两,一 察情,一据证,审其曲直,以定是非。臣察荣位高任
重,纵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 愆,计不须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
端之言妄相点累。二人之情理正相 似。元恺引左卫率崔茜等证,茜款状悉与元
恺符同。察情既敌,须以证定。臣谓荣 语元恺非虚。”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
平直。
政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时云定兴数入侍太子,为奇服异器,进奉后宫,
又缘女宠,来往无节。政数切谏,太子不纳。政谓定兴曰: “公所为不合礼度。
又 元妃暴薨,道路籍籍,此于太子非令名也。愿公自引退,不然将及祸。”定
兴怒, 以告太子,太子益疏政。由是出为襄州总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奉,
散给僚吏。 人犯罪者,阴悉知之,或竟岁不发,至再三犯,乃因都会时,于众
中召出,亲案其 罪,五人处死,流、徒者甚众。合境惶慑,令行禁止,称为神
明,尔后不修囹圄, 殆无诤讼。卒于官。著 《承圣实录》十卷。及太子废,文
帝追忆之曰: “向遣裴政、 刘行本在,共匡弼之,犹应不令至此。”
子南金,位膳部郎,学涉有文藻,以轻财贵义称。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博学解属文。仕齐,为中书舍人,有口辩,每接
对 陈使。周平齐,拜天官都上士。谔见隋文帝有帝王志操,深自结纳。及帝为
丞相,甚见亲待,访以得失。时兵革屡动,国用虚耗,谔上 《重谷论》以讽焉。
帝纳之。 及受禅,历比部、考功二曹侍郎,赐爵南和伯。谔性公方,明时务。
迁书侍御史。 上谓群臣曰: “朕昔为大司马,每求外职,李谔陈十二策,苦劝
不许,朕遂决意在 内。今此事业,谔之力也。”赐物二千段。
谔见礼教凋弊,公卿薨亡,其爱妾侍婢,子孙辄嫁卖之,遂成风俗,乃上书
曰: “臣闻追远慎终,人德归厚,三年无改,方称为孝。如闻大臣之内,有父
祖亡没, 日月未久,子孙无赖,引其妓妾,嫁卖取财,有一于此,实损风化。
妾虽微贱,亲 承衣履,服斩三年,古今通式。岂容遽褫衰绖,强傅铅华,泣辞
灵几之前,送付他 人之室?凡在见者,犹致伤心,况乎人子,能堪斯忍!复有
朝廷重臣,位望通贵,平生交旧,情若弟兄。及其亡没,杳同行路,朝闻其死,
夕规其妾,方便求娉,以 得为限。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务,可
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 上览而嘉之。五品已上妻妾不得改醮,始于
此也。
谔又以时文体尚轻薄,流宕忘反,上书曰:
臣闻古先哲王之化人也,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
之 路。五教六行,为训人之本, 《诗》、 《书》、 《礼》、 《易》,为道义之
门。故 能家复孝慈,人知礼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其有上书献赋,制诔镌
铭,皆以褒 德序贤,明勋证理。苟非惩劝,义不徒然。降及后代,风教渐落。
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