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VIP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权劝学; 齐景公喜欢捕鸟。有一次,他捕到了一只漂亮的鸟, 就命令烛邹管理鸟。不久,鸟逃跑了。齐景公气坏了, 决定亲手杀掉他。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 列数他的罪状然后杀掉他。”于是召见烛邹,在齐景公 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烛邹!你是我们君王的养鸟 人,却让鸟逃跑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君王为了 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诸侯听到这件事, 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这是第三条罪 行。烛邹的罪已经列举结束,请杀死烛邹。”景公说: “不用处死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晏子劝谏采用了 归谬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个善于劝人的故事,看看孙权 是怎样劝说吕蒙读书的。;1、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资料。 2、诵读课文,概括内容大意。 3、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4、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勉励同学们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属山西省)涑水乡人, 也称涑水先生。谥号文正,是北宋 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政治上他 反对王安石的新政,力主祖宗之法 不可变。作为史学家,他主持编纂 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 古录》等。“司马光砸缸”和“警 枕励志”的故事为世人所称颂。;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294卷,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说,这是帮助宋王朝治理国家的整个历史借鉴。该书以政治、军事为主,涉及经济、文化等。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二百二十二种。;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字仲谋, 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 人。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出身士族, 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 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 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 国名将。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 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 占领荆州,不久病故。;卿(qīng) 岂(qǐ) 邪(yé) 孰(shú) 遂(suì) 更(gēng);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初,权 谓 吕蒙曰:“卿 今 当涂 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 欲卿 治经为 博士 邪!;但 当 涉猎, 见 往事 耳。卿言 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 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 大兄 何 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①当涂掌事:动词,掌管,担当 ②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2、古今异义;文言积累;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孙权是怎样劝说吕蒙的?;吕蒙在孙权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 ;“不可不学!”这句话写出了孙权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最初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由“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可知孙权当时表现出样的神态?;“卿言多务,孰若孤?”写出了怎样的口气?;孙权是如何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的?;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句话写出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态?;“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写出了吕蒙怎样的语气和心理?;“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分析人物形象。;合作探究;你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了哪些启示?;(1)文章以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2)详略明晰,突出人物 全文仅129字,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详写孙权劝学和鲁肃与吕蒙的交谈。前者交待了吕蒙学的起因,后者交待了吕蒙学的结果。至于,吕蒙如何学,他的学问、才略如何

文档评论(0)

139****66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