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山界陆定一导入新课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 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万里长征的胜利震惊了世界。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翻越的第一座极为难走的高山。今天,让我们看看红军战士是凭借什么样的精神来“征服”这座高山的。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3、赏析环境描写的片段,学习描写方法,体会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4、学习红军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者简介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解放日报》总编辑、宣传部部长、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曾任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代表作品《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背景链接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字音字形蜷缩(quán) 呜咽(yè) 点缀(zhuì)澎湃(péng pài) 篱笆(ba)酣然入梦(hān)咀嚼(jǔ jué)苛捐杂税(juān)督促(dū) 矗立(chù) 词语释义①攀谈:闲谈。②奇观:奇伟的景象。③绝壁: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④骨碌:滚动。这里是滚下去的意思。⑤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⑥呜咽:流水发出凄切的声音。⑦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⑧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整体把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整体把握按照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概括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天,下午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傍晚(“天色晚了”),到一户瑶民家攀谈;天黑了,到山脚,登山;之后走了半天(夜里),在山路上露宿;半夜里醒来,之后又睡着了; 第二天黎明被人推醒,抢着吃了早饭;走了没多久,到了雷公岩;翻过雷公岩,继续爬山,“快要到山顶”时,“落得很远了”;下午两点多,到了山顶;之后,一口气儿跑下山去。整体把握本文以什么为线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线索。 本文记录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所以用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作为线索是最合适的,这样写既能使文章脉络清晰,又能使叙事合情合理。整体把握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了哪些困难?结合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 一是老山界的高和险,比如上山的路程有三十里,而且很陡,特别是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石梯,只有一尺多宽; 二是红军部队不是轻装行军,有伤员、病员以及马匹等随行,同时补给比较困难,战土们吃不饱饭,休息条件也很恶劣,比如作者就是夜里在山上露宿的; 三是后有追兵,需要一边阻击敌人,一边急行军。整体把握红军战胜这些困难,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体现了红军战士坚强的意志、英勇的精神、乐观的态度等。整体把握划分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摆出困难。 第二部分(2-32):介绍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层(2-10):山脚访瑶家。 第二层(11-32):红军翻越老山界。 第三部分(33):介绍并指出老山界是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合作探究老山界是一座什么样的山?陡峭、险峻、高大。合作探究第2段写“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 “走不动”该怎样理解? 指因山路难走,队伍被堵住了。还指因又饿又累,极度疲乏而无力再走。合作探究“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这里的“烦”“骂”该怎样理解? “烦”“骂”更多的是气恼,是想早点翻越老山界,摆脱围追堵截。合作探究“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 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 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从“照着 习惯”和“躲”,你读出了什么? 写出了瑶民由于长期遭受军阀的欺压,每有军阀队伍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严酷现实,表现了作者对瑶民的遭遇的同情。这种现实与后面红军对她们的关心、爱护形成对比,突出红军是一支为百姓着想、为人民谋福的队伍。合作探究瑶民大嫂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一开始,她看到红军,非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