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教案-缺氧.docVIP

病理学教案-缺氧.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 教学课题 缺氧 课时 授课时间 10月 24日 10月 25日 10月26日 10月27日 10月28日 月日 2 星期一 星期三 星 期三 星 期四 星 期五 星期 授课对象 班级 9-12 5-8 1 -4 17-20 13-16 目的要求 1.掌握缺氧的概念。 2.掌握各血氧指标的概念、正常值、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3.掌握乏氧性缺氧、循环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及组织性缺氧的概念、病因、血氧变化特点及组织缺氧的机制。 4.掌握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5.熟悉氧疗的概念、适用范围、对不同型缺氧的疗效及其机制。 6.熟悉氧中毒的概念、分类。 7.了解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各型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 2.组织性缺氧的发病机制。 3.血液性缺氧和氧离曲线变化的意义 4.循环系统功能在缺氧时的变化 5.缺氧对2,3-DPG的影响 教法与 学法 提问式、启发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 课型 理论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 内容 与 时间 分配 第一节常用的血氧指标 30min 第二节缺氧的类型与特点 45 min 第三节 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20min 第四节 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自学) 第五节 氧疗和氧中毒 5min 复习 思考题 1.什么叫缺氧?各型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特点是什么? 2.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和意义是什么? 3.缺氧如何引起肺血管收缩? 4.缺氧时组织、细胞的变化及意义如何? 参考资料 1、吴和平、李晓阳主编.《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第一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陈主初 主编.病理生理学(七年制).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3、金惠铭 主编 病理生理学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4、李玉林主编.病理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5、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6、高英茂主编.七年制组织学与胚胎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自评 本次课利用多媒体演示法进行教学,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由浅入深分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只趣。 第四章 缺 氧(Hypoxia) 绝食、给水,可以存活59天;绝食、绝水,可以存活一周左右;完全缺氧呢? 一个正常成年人,静息状态下,耗氧量为250ml/分,而人体氧的储备很少,共1500ml。那么一旦缺氧超过6~8分钟人就会死于缺氧。因此,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的抢救,时间是关键,如不及时抢救,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死亡。所以说,氧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机体的大部分细胞都通过有氧代谢来获取能量,因此我们必须不停地从大气中摄取氧,并排出代谢产物—CO2,才能维持生命。 ?? 氧的获得和利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外呼吸,即大气通过呼吸运动经过气道被吸入肺泡,称为肺通气。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透过呼吸膜进行气体交换,称为肺换气。进入血液的氧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流动被运输到机体的各处,供组织利用,即气体的运输。组织细胞从血液中获得氧,进行有氧代谢,提供能量,即内呼吸。 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使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障碍,导致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称为缺氧。 ??? 缺氧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过程,往往是导致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尤其是急性缺氧。临床上也可见到大量慢性缺氧病人,如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严重贫血等,对于这样的病人,为了要确定缺氧的程度以及类型,医生通常给病人做动脉血气分析。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一、氧分压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 是指溶解在血液中的氧产生的张力。正常值:PaO2 80~110mmHg ;PvO2 37~40mmHg。影响PaO2因素:① 吸入气的氧分压;② 肺通气、肺换气。 正常氧分压成梯度分布 ???? PvO2可以反应内呼吸的状况:PvO2↑ 内呼吸减弱。反之,则增强。 二、 血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 C-O2max) 指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氧分压为150mmHg (20.0kPa),二氧化碳分压为40mmHg (5.33kPa),温度为38℃时,所能结合氧的最大ml数,即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Hb)的最大带氧量,应等于1.34(ml/g)×Hb(g/dl),它取决于血液中Hb的质(Hb与O2结合的能力)和量。成人正常血氧容量为15×1.34=20ml/dl。 ???? 影

文档评论(0)

子不语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平安喜乐网络服务,专业制作各类课件,总结,范文等文档,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有求必应,感谢

认证主体菏泽喜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未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726MA7HJ4DL4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