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
教学课题
肾盂肾炎
课时
授课时间
11月21日
11月22日
11月23日
11月24日
11月25日
月日
1.5
星期一
星期三
星 期三
星 期四
星 期五
星期
授课对象
班级
9-12
5-8
1 -4
17-20
13-16
目的要求
1、掌握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
2、掌握肾盂肾炎的感染途径。
3、熟悉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特点病变及临床联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联系。
2.肾盂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教法与
学法
多媒体内尽量多使用图像,说明形态学特点。
2、启发式、提问式讲授。3、讲授结束时,小结重点和难点的部分。4、布置课外思考题。
课型
理论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
内容
与
时间
分配
1、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 30min
2、急性肾盂肾炎 25min
3、慢性肾盂肾炎 20min
复习
思考题
1、简述掌握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
2、列出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联系。
参考资料
1、吴和平、李晓阳主编.《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第一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陈主初 主编.病理生理学(七年制).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3、金惠铭 主编 病理生理学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4、李玉林主编.病理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5、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6、高英茂主编.七年制组织学与胚胎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自评
本次授课准备充分,学生听课认真,结合临床实例讲授,从病例中提出问题,提高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注重教书育人,培养同学们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八节 肾盂肾炎
概述
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盂及肾间质的化脓性炎症。
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10。
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腰部酸痛、血尿、脓尿等。并可出现尿频、尿急、
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晚期可出现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甚至尿毒症。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寄生于肠道的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占60—80%。其他为变形杆菌、产气杆菌、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急性肾盂肾炎常由一种细菌引起,慢性则可为两种或更多细菌混合感染。
细菌感染常由以下途径发生:
1.血源性(下行性)感染:较多见。如:败血症或感染性心内膜炎时,细菌随血流入
肾,首先栓塞于肾小球或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局部出现化脓性改变。病变多为双侧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
2.上行性感染:常见。下位尿路发生尿路炎或膀胱炎时,细菌可沿输尿管或输尿管周围淋巴结上行到肾盂、肾盏和肾间质。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病变可单侧或双侧。
上行感染的第一步是大肠杆菌等细菌在远侧尿道内生长。这一过程和细
菌对尿道粘膜上皮的粘附力强弱有关。尿道插管和膀胱镜检查等可使细菌得以从尿道进入膀胱,尤其是留置导尿增加感染危险性更大。
女性尿路感染远多于男性,可能由于:女性尿道短;缺乏前列腺液中的
抗菌物质;激素的变化有利于细菌粘附;性交时粘膜易损伤等。
正常时,进入膀胱的病原体可通过膀胱的排泄(即正常的尿流冲刷)和
膀胱壁分泌的有机酸和分泌型IgA的抗菌作用而被清除。在前列腺肥大,肿瘤或尿路结石等引起下位尿路阻塞时可使尿液排出受阻,膀胱不能排空,残余的尿液增加,细菌得以繁殖。
膀胱输尿管尿液返流。最常见原因:先天性的输尿管开口异常。后天性
病变导致局部结构损伤和破坏也可导致返流。返流可引起排尿后残存尿量增加,有助于细菌繁殖,并且含菌尿液可通过返流进入肾盂、肾盏,并通过肾乳头进入肾实质。故:泌尿道粘膜损伤、尿道梗阻、膀胱输尿管返流是导致肾盂肾炎的主要因素。另外:机体抵抗力下降也与其发生有关。
二、急性肾盂肾炎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盂、肾间质和肾小管的化脓性炎症,是尿路感染的重要部分。其发生一般与下尿路感染有关。
泌尿道正常防御机能:
1.尿液的冲刷作用
2.膀胱壁能产生抗体
3.前列腺液的杀菌作用
4.尿道的防逆流结构
以上泌尿道正常防御机能受到破坏,易发生急性肾盂肾炎。
(一)病因、诱因、感染途径:
1.病因:主要是大肠杆菌,其次是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产气杆菌、副大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和粪球菌等。急性肾盂肾炎多由一种细菌引起。
2.诱因:
(1)尿路阻塞
(2)医源性因素
(3)先天性畸形
(4)女性尿道短
3感染途径:
①上行性感染:常由泌尿道炎症引起,最常见。
②血源性感染:全身感染的一部分,较少见。
光镜:灶状的间质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