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激发阅读兴趣 保障阅读质量 ——《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设计特色: 这次的“快乐读书吧”是对本单元“科普”单元的拓展和延伸。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从而产生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在教学中,利用提问、猜书名、资料链接、看书本目录、听同学介绍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产生读这本书的欲望。同时,重视选用阅读策略、制定阅读计划、记录阅读过程等的过程性指导,以此来辅助学生控制阅读进度,提高阅读质量。 课文简析: 本册“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十万个为什么”,引导学生阅读科普作品。教材由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部分组成。以生活中的几个问题引入,简要介绍了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的作品内容,展示了这本书的精彩片段,以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两个小贴士是对本单元教材“科普”单元语文要素的延伸和拓展。最后还推荐了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的四本科普读物,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教学目标: 1.能产生阅读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的兴趣,自主规划阅读。 2.在阅读科普作品时,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也能运动猜测、做批注的方式来阅读。 3.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保障阅读进度和阅读质量。 4.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回顾单元语文要素,导入阅读主题 1.回顾: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其实面对身边最为平常的事物,我们也可以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面包放久了会发硬?为什么水能带走脏东西?……请大家也试着提一提吧! 预设:为什么我们要喝水?为什么水能灭火?为什么水不会燃烧?…… 2.导入新课:这些平淡无奇的事物,引发了一个个“为什么”。(板书:十万个为什么)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到科普作品中去寻找答案吧! 板块二:激发兴趣,感知全书梗概 1.激趣猜书名:今天我们要读一本科普书籍,它的书名与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卢·吉卜林的这句话有关,你们猜猜是哪本书? 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卢·吉卜林 2.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米·伊林,苏联著名的科普作家,可以说是“十万个为什么”的鼻祖,他的科普作品深受我国读者喜爱。 米·伊林(1896—1953),他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童年时期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观察天空和星象。对于普希金等名家的作品,他也爱不释手。这一切,为他日后用文艺的手法,诗一般的意境创作科普作品打下了基础。代表作品有《十万个为什么》《在你周围的事物》《自动工厂》《原子世界旅行记》《人怎样变成巨人》等。 3.资料链接,引导学生知道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 此书由米·伊林创作于1927年,两年后正式出版。据不完全统计,自1934年翻译到中国,先后有十余家出版社或发行单位从事此书的出版。80多年来,此书版次不断增加,印数始终不衰,一直是广大青少年的良师益友。1999年,《十万个为什么》被评为“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之一。 4.设置悬念,读目录知梗概。 (1)设置悬念: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如此吸引读者,它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目录。(课件出示目录内容)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这本书好像带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屋内旅行。 预设2:写的好多都是对家里的东西产生的疑问。 …… 点拨:目录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这是一本“边走边写的书”,米˙伊林在他们家里走了20多步,就写了一本有趣的小书。真是太有意思了! (2)教师介绍全书梗概。 作品采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选取了六个“旅行站点”:自来水龙头、炉子、餐桌和炉灶、厨房锅架、碗柜、衣柜,针对每站点中常见的事物,提出了许多看似简单却不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 板块三:读精彩片段,指导阅读策略 1.引导学生读精彩片段:这本书不仅内容有趣,语言也非常生动。让我们一起走进“旅行站点”——炉子。 你们家里每天总有人生炉子,煮马铃薯。也许你自己就很会生炉子或者煮马铃薯。可是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炉子里的柴会毕剥作响?为什么烟会走烟筒出去,而不向屋里冒?煤油燃烧的时候,从哪里来的烟?为什么烘烤的马铃薯有一层硬皮,煮的却没有?恐怕你不能解释明白吧。或者问你:水为什么能灭火?我的一位熟人回答说:“水能灭火,因为它又湿又冷。”可是煤油也又湿又冷,你倒试试用煤油来灭火吧!不,你还是不试为好,一试就得报火警了。你看,问题挺简单,可是要回答它却不那么容易。我再给你猜十二个关于最简单事物的谜,你愿意不愿意? 2.引导交流:读了这段文字,你们有什么感受? 预设1:内容有趣,语言生动。 预设2:真是太有意思了,作者的很多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