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形形色色的人》教案.docx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形形色色的人》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下:形形色色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单元习作的内容,学会审题并确定习作的选材范围。 2.学会根据所选材料,选择能够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 3.能根据所选典型事例选择恰当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比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侧面描写等,并重点突出语言、动作来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评改提升习作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根据所选材料,选择能够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 2.能根据所选典型事例选择恰当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比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侧面描写等,并重点突出语言、动作来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评改提升习作能力。 教学难点: 能根据所选典型事例选择恰当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比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侧面描写等,并重点突出语言、动作来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评改提升习作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3分钟左右) 同学们,昨天柳老师与大家第一次见面,能说说,我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吗?(指名1-2位) 初次见面,印象有点模糊了/看来,柳老师还是给大家留下了较深的印象的。柳老师很开心。 那我们来聊一聊,在你身边,谁平时说话、做事很有特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你能试着用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种表情来模仿一下他,表现出他的个性特点吗?(指名2-3人) 师:1.这位同学在表演的时候注意到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来表现出了*怎样的形象。 2.你真是一个细心观察的人。 一、情境导入,引出话题 师:同学们,大千世界,众生不同。在这七彩的世界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我们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也正计划推出一期主题为“众里寻Ta”的栏目,向同学们发出了稿件征集邀约呢!我们一起来看! 微课情境: 林林总总人间物,形形色色百态人。亲爱的同学们,我是大队部的宣传委员。我们的身边有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组成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近期,红领巾广播站计划推出一期主题为“众里寻Ta”的栏目,即日起到五月一号面向全校征稿!要求如下: 1.选择身边一位特点鲜明的人; 2.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他的特点; 3.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把特点写具体; 4.不要忘记取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哦。 相信你们能从课本和生活中汲取智慧,完成稿件,期待你们的来稿哦! 师:柳老师观察到有些同学两眼放光,跃跃欲试了。这节课啊,我们就一起来学写与人物相关的征集稿,用文字彰显人物的特点。 二、课堂反馈,数据赋能 1.人物分析,拓选材 师:课前,同学们对照习作要求进行了选材准备,每位同学都明确了想要介绍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柳老师针对大家的人物选材进行了梳理。(ppt出示数据表) 看了同学们的选材,你有什么发现?(指名1-2位学生) 总结:是呀,“一个人”的选材范围很广,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亲人,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人都可以写。 2.特点分析,拓思维 师:针对同学们对人物特点的抓取,柳老师也进行了统计。观看数据图,说说你的发现。(ppt出示数据图)。 总结:是呀,大千世界中每个人都各有各的特点。人物的特点是可以从性格、品质、特长等多角度来思考的。 3.要素串联,促思考 师:那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该如何突出人物的特点呢?【板贴:突出人物特点】 预设: (1)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确实是刻画人物的好方法。但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通过什么来突出人物特点的呢?——通过具体的事情 (2)通过具体的事情【事】 三、筛选事例,抓典型 1.出示学生回答,发现问题 师:没错,像《两茎灯草》、《刷子李》等都通过具体的事例来突出人物特点。那这一事例是可以随意选择的吗?——不是 柳老师这里有两份同学的预写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ppt出示)请你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评一评他写的事例能不能突出人物特点呢?(指名2生回答) 预设: (1)穿着十分清爽淡雅是着装上的,跟性格无关,所以不合适; (2)捉迷藏总是找不着爸爸,可能是因为爸爸会找藏身的地方,不一定能够突出跑得快的特点,所以这里也不合适; 师:是呀,从这两个事例,既不能突显出人物的特点,也不够典型,那怎样的事例能突出人物特点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到82页,我们一起来完成学习活动一。 2.学习文中事例,学抓典型 我请一位同学来帮忙读一下学习要求?(指名1生) 自读《叔叔记忆力超群》,在能体现叔叔的特点的事例前打上“☆”,并说明理由。(好,开始吧)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看法。【学生说不出来,可以提示超群的意思:非比寻常】(指名1-2生) 预设: 1.我觉得第一个事例可以体现,因为一本书有很多字,他看一遍就能记住,而且是把所有细节都记住,这件事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2:我觉得第四个事例可以体现,因为地图上的字很小,密密麻麻,各个板块都是由不同的图形组成的,叔叔看一遍就能一点不差地记下来,很了不起。 ——是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