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浦-文学欣赏-第3章.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元浦-文学欣赏-第3章金元浦-文学欣赏-第3章

文学欣赏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通用教材作者:金元浦 第3章文学欣赏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古代文赋 章节目录 contents第一节百家争鸣 群星璀璨:先秦诸子散文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散体简洁流畅 辞赋铺采摛文:汉魏六朝的文赋千载雄风 一脉传承:唐宋八大家古文不拘格套 独抒性灵:明清文章写手 章节目录 contents第一节百家争鸣 群星璀璨:先秦诸子散文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散体简洁流畅 辞赋铺采摛文:汉魏六朝的文赋千载雄风 一脉传承:唐宋八大家古文不拘格套 独抒性灵:明清文章写手 春秋战国之世,是中国文化史上至为难得的“大黄金时代”。当时诸子立说、百家争鸣的风气,大大促进了学术和文学的发展。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管子、韩非子等,皆一时之俊杰。《论语》(孔子后学对孔子言论的记录)、《老子》等著作,不但站在中国哲学和文化理论的巅峰,代表了儒道两大思想体系,而且文学价值也很高。然而从艺术角度看,《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则更具先秦诸子散文的特色。文学欣赏第一节百家争鸣 群星璀璨:先秦诸子散文 文学欣赏一、《孟子》第一节百家争鸣 群星璀璨:先秦诸子散文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邹国(今山东邹城)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有儒门“亚圣”之称。孟子大约在公元前329年开始带学生周游列国。大约在公元前311年,当孟子62岁时回到了邹国,结束了周游生活。从此以后,孟子除了讲学以外,便学习孔子晚年的做法——著书立说。 文学欣赏一、《孟子》第一节百家争鸣 群星璀璨:先秦诸子散文《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拟圣而作”,即模仿《论语》而作,也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孟子》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居行仁义”的修养方法和“内圣外王”的王道政治论。孟子思想一以贯之的核心是“仁”,“仁”构成了孟学的精神实质,是孔子学说的发展。孟子主张行“仁政”而王天下,并把它运用到政治生活中去,提出了“法先王”、“省刑罚”的仁政主张;在经济上,提出了“井田制”、“薄税敛”;在军事上,反对武力兼并,主张“仁战”,认为“仁者无敌”、“得道者多助”,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这就是他的以民为本的王道。而民本思想是孟子的主要政治思想。面对社会世风日下的情形,孟子主张重视伦理道德教化, “修其孝悌忠信”。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民风归于淳朴。在人性论方面,孟子提出“性善论”主张,肯定人生而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 文学欣赏一、《孟子》第一节百家争鸣 群星璀璨:先秦诸子散文《孟子》不仅思想精深,影响深远,艺术成就也很高。其主要艺术特色有:第一,气势充沛,富于雄辩。战国时期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年代,人们不仅用铁血征服敌人,也用语言征服对手。孟子精于辩论术,各种辩论技巧纯熟无比,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第二,善设机巧,长于讽刺。孟子言语犀利泼辣,同时又不乏机智幽默。第三,陈说事理,善于比喻,达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明辨是非的目的。第四,孟子散文语气逼真,接近口语,十分生动而风趣。这是因为孟子学识渊博,谈吐之中历史掌故、典章制度、意旨深邃的警句、言简意赅的格言信手拈来,随口而出,这就使他的散文锦上添花。 文学欣赏二、《荀子》第一节百家争鸣 群星璀璨:先秦诸子散文荀子(约前313—前238) 名况。曾游学于齐国的稷下,后到楚国,做过兰陵令,晚年定居在那里。 文学欣赏第一节百家争鸣 群星璀璨:先秦诸子散文荀子的一生主要从事教学和著述,培养的学生中最著名的有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和秦始皇的丞相李斯。他是博学多才的大教育家,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的宇宙观是唯物主义的,不迷信天道鬼神。他认为天是自然的天,同人类社会的治乱无关,并提出“制天命”的观点: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天论》)同孟子“性善”说相反,荀子主张“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他认为人之性“为利”、“疾恶”、“好声色”,必须要有“礼义法度”加以教化。荀子始终重视教育,认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大略》)。二、《荀子》 文学欣赏第一节百家争鸣 群星璀璨:先秦诸子散文荀子散文艺术成就高,对后代散文有很大影响,其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说理透辟,论断精确。他的散文多长篇大论,但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推理缜密。二是旁征博引,善于比喻。荀子散文引录大量古代俗语、谚语穿插于论述之中,产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果。三是讲究文采,言简意赅。荀子的传世警言,俯拾即是。四是韵律感强,朗朗上口。荀子散文虽多为政治说教,但集政论与趣味于一体,读起来有一种韵律感。二、《荀子》 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