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教案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戈勇.docx

初中生物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教案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戈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教学设计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主讲教师:戈勇 第一课时(微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判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 能表述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二、能力目标 1.参与问题讨论,认同人类咱见学习活动的重要性。 2.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情感目标 体验到学习行为能更有助于动物适应复杂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教法设计 讲解式、启发引导式、多媒体展示等方式。 学法设计 观察思考、合作讨论、归纳总结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PPT课件、(2)动物行为图片和视频。 2.学生准备: 利用周末回家时间做好(1)查阅资料,收集典型动物行为资料、(2)观察身边熟悉 动物的各种行为表现、(3)创造条件,自行设计,完成蚯蚓走迷宫的小实验。 教学过程 复习:1.什么是非条件发射?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活动。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 动。如(1)膝跳反射、(2)眨眼反射、(3)缩手反射、(4)婴儿的吮吸、(5)排 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反射。 2.什么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指在非条件的基础上,满足特定条件,有规律的外界刺激下,有机体 后天形成的一种暂时神经联系。如(1)望梅止渴、(2)学生听见上课铃声就进教室、 (3)鹦鹉学说舌、(4)驾驶员看见红灯就停车、(5)谈虎色变等。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条件反射是由于外界条件有规律刺 激引起的可以随时间和刺激变化而改变的反射,一般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而 非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恒久不变的,是生物的基本生存能力。 课题引入: 实例:乌鸦吃坚果果仁 1.空中坠落取食 果仁 2.借助汽车碾压取食 果仁 引入:乌鸦这种取食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吗?如果不是,那么这种行为是怎么形成的 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的行为: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 3.实例:(1)宠物吃东西、睡觉……不用教就会 (2)宠物定时定点大小便……就不容易 为什么呢?——原来动物的行为有不同种类。 课题教学过程 学生:汇报周末完成的收集观察任务 动物的各种行为表现(学生说、老师总 结): (1)取食行为、(2)防御行为、(3)攻击行为、(4)迁徙行为、(5)领 地行为、(6)社会行为等——多媒体展示各种图片 教师讲授:动物的行为分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亲代与子代之间 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通常指DNA)决定的先天本能行为。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 习获得的后天行为。 注意:学习行为的基础是先天性行为 多媒体展示教材p48—p49页动物的典型动物行为图片 蚯蚓走迷宫 2.母袋鼠与幼袋鼠 3.小鸟喂鱼 4.大山雀喝牛奶 5.菜青虫吃十字花科植物 6.猩猩取白蚁等 拓展案例:乌鸦喝水等 四、指导学生合作交流。对以上案例充分讨论,进行归纳总结 1.上述6种行为中 (1)先天性行为有?: 2、3、5 (2)学习行为有?: 1、46和乌鸦喝水 2.分析案例1和2: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有什么意义? (1)先天性行为对动物来说是一种简单的行为。这种行为有利于动物适应适应 出生后的特殊环境,对提高生存几率有重要作用。 (2)学习行为对动物来说是一种复杂的行为。这种行为有利于动物适应适应更 加复杂多变的环境,对提高生存质量和物种繁衍有重要保证。 3.分析案例3。先天性行为有无局限性?——有局限性。 (1)喂养金鱼,对红雀来说是浪费 (2)喂养金鱼,对自身物种延续没有任何意义 (3)如果动物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后天学习行为,那么它将无法使用复杂多 变的自然环境,最终会被自然淘汰。 (4)研究表明:最低等的草履虫都具有学习行为(作为人类更要学习,提高人类 生存本领)。 4.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吗?---有差异 (1)越低等动物的学习能力越差。如蚯蚓走简单的迷宫,要经过200多次的尝试 和失败才能成功。 (2)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如第二课时将要学习的小白鼠走复杂的迷宫, 尝试和失败的次数大大减少,且学会走的迷宫更复杂》。 结论:作为动物界最高等的人类。更要刻苦学习,掌握更多、更强的学习能力。提高 人类的生存本领和质量。 知识总结 动物行为的种类: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会判别: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意义:适应环境,提高生存和物种繁衍。 4.越高等动物的学习能力越强。人类要不是时机提高学习能力,账务更多、更全、更 复杂的学习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