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道德与法治一下第8课 大自然,谢谢您 第1课时(教案).docVIP

核心素养目标道德与法治一下第8课 大自然,谢谢您 第1课时(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第8课 大自然,谢谢您 (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与自然对话,在大自然中嬉戏、玩耍,感知大自然的多重馈赠,体会因为人们的辛勤劳作才使大自然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2.道德修养:听懂大自然的语言,了解与大自然交流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对自然的敬畏感,体会与同伴回归自然的快乐。 3.责任意识:感受大自然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感恩自然,感恩劳动者。体会与自然共存的美好,产生亲密接触大自然的意愿。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寻找大自然的礼物,了解人类的衣食住行用都离不开大自然。(重点) 2.认识到人类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知道人类通过自身的勤劳与努力回报大自然的馈赠,懂得感恩自然。(难点) 教学过程 一、接触大自然的礼物 1.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大自然当中的风、花草树木和动物,它们都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自然,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板书:8 大自然,) 2.提问 从早晨起床到进学校,你做了哪些事?用了哪些物品? 预设:穿衣、洗漱、吃饭、出行、读书。 3.思考 我们穿的衣服、洗脸刷牙时用的水、吃的饭、乘的车、读的书……这些物品中,哪些是来自大自然的礼物? 预设1:水是来自大自然的礼物。 预设2:米饭是来自大自然的礼物。 4.追问 我们穿的衣服住的房子、乘的车、读的书和大自然有没有关系呢? 二、认识大自然的礼物 1.米饭的来历 (1)出示:出示教材第30页第一组图(一碗白米饭的来历)。 (2)提问:谁知道白白的米饭来自哪里吗? 预设1:来自锅里。 预设2:来自超市里。 预设3:来自稻田里。 (3)播放:播放视频“一粒米的来历”。 视频内容:我是大米,属于稻米家族。每年春天,我从一粒种子孕育成秧苗,再从温暖的育苗棚里搬家到稻田里。农民伯伯帮我施肥、浇水、拔草、除虫。我吸收着水分、沐浴着阳光,长啊,长啊……到了秋天,我从一粒种子变成金黄的稻米,剥去外壳,我就成了白白的大米。 (4)思考:仔细观察教材第30页第一组图,一粒种子长成稻米,离不开什么? 预设1:离不开阳光、水、土壤、空气。 预设2:离不开农业生产者的辛勤劳动。 (5)追问:人类有白白的米饭吃,应该感谢谁呢? (板书:吃) 预设1:感谢农业生产者。 预设2:感谢大自然。 (板书:谢谢您) 2.水果的来历 (1)引入:教材四组图片中还有-组 和我们吃的食物有关。 (2)出示:出示教材第31页第四组图。(水果的来历) (3)提问:从图画中你明白了什么? 预设1:我以为水果就是在市场上买来的,现在我知道了水果也是种出来的。 预设2:我明白了我们有水果吃,要感谢勤劳的人们。 预设3:在水果的生长过程中,也需要土壤、阳光、水、空气。我们有水果吃,要感谢大自然。 (4)活动:编故事“橘子的来历”。 预设:我是一粒橘子籽,农民伯伯把我埋在泥土里。慢慢地,我长出了绿芽,长成了小树。我拼命地吸收着水分,沐浴着阳光,越长越高,越长越壮。终于,我开了花,结出了果实,黄澄澄的橘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我的成长离不开土壤,还有阳光、水和空气,更离不开农民伯伯的劳动。 (5)小结:我们吃的食物是大自然的礼物,我们要对大自然说:谢谢您! 3.丝绸和房子的来历 (1)提问:我们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和大自然有没有关系呢? (2)出示:出示教材第30、31页第二、三组图片。仔细看,你看到了些什么? (3)分享:可以把自己想要说的内容和同桌分享。 (4)交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组图画,全班交流。 预设1:养蚕蚕丝与丝绸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蚕农们辛苦养蚕,蚕吐出蚕丝,纺织工人将丝织成丝绸,裁缝用丝绸裁剪出漂亮的衣服。 预设2:造房子的过程中,先把泥土做成砖,然后建筑工人用嵌的墙。我还知道,造房子还需要用泥沙钢材和木材等原料,它们都与大自然有关系。 (板书:穿住) (5)播放:播放视频。 视频1:“丝巾的来历”。 视频内容: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一条丝巾。我的诞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从蚕说起。蚕是一种昆虫,它在成长过程中,要吃下大量的桑叶,吸收桑叶中的营养。到了成熟期才能吐丝结成蚕茧。蚕茧来到丝厂,经过加工,蚕茧抽出了蚕丝。工人们再按照纺织流程。把蚕丝织成丝绸,制作成漂亮的头巾。 我还要告诉大家,中国是最早发明养蚕织绸的国家。 视频2:“房子的来历”。 视频内容:暑假里,我和爷爷回山区老家,看到建筑工人正在忙着造房子,一-栋栋别墅拔地而起。爷爷很有感慨地说:“农村发展越来越好。以前在农村住的土房子,现在很难见到喽。” 我好奇地问爷爷:“泥土还能造房子吗?”爷爷说:“可以呀。以前人们把泥巴烧制成砖块,再用砖块砌房子。现在人们很有智慧,造房子主要用水泥、钢筋等材料。”“这些钢筋、水泥是从哪里来的呢?”爷爷笑着说:“水泥是以山上的石头为原料加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加微信wkl436858),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如遇课件中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或私信,一定予以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43101132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7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