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xVIP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2’ 今天来上课的都是高一的同学,作为十六七岁的青少年,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 学生齐答。 伟大的诗人李白年少时也有一个梦想。 课件展示1:写作背景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李白,和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们一样,梦想着“达则兼济天下”,希望由布衣一跃成为王侯将相。 因此,当皇帝召他到京城来的时候,他非常兴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以为人生的梦想可以实现了。 但很可惜,皇帝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填词写诗的文人墨客,根本不重用他,他也只能写些诸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样的应酬之作。 梦想难以实现,一身傲骨的李白又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自然受到排挤,一年之后就被放逐,离开了京城。他那想要大济天下的梦想就此破灭。 不久,他便写下了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件展示2:课题 ? 二、解题,展示学习目标??3’(2+1) 哪位同学把这个题目解释一下?或者,你从这个题目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1-2名学生发言,教师补充:交代了诗体、写作内容(梦游天姥)、写作动机(留别)。 课件展示3:解题(吟) ①吟:古诗的一种。内容上多是抒发自己的悲愁感慨,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节奏上也有许多的变化。②留别:留诗赠别东鲁的友人。③姥:mǔ,年老的妇女。lǎo,姥姥,姥爷。 课件展示4: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有两个学习目标:一是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情感,感悟李白伟大的人格;二是感受李白诗歌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三、感知、感受、感悟文本?37’ (一)感知??3+8+4=15’ (听读)现在,大家听老师朗读一遍这首诗,自己把不认识的字标上读音。 课件展示5:读准字音,读通词句(直接展示,不补充) ? 下面,大家对照课后注释,自读课文,然后把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提出来,我们一起交流。 学生自读,5分钟;2-3名学生质疑,教师解惑,3分钟。 ? 课件展示6:读清脉络,读懂内容 诗题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都在写梦吗? 1-2名学生自由答:主要内容是写梦(梦游的过程)(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到“仙之人兮列如麻”)。其余部分,就分属于梦前、梦后。 “梦中”作为诗歌的主体部分,还能再细分一下层次吗?(师读原文,学生概括) 1-2名学生自由答:前往(飞度)、登山、山行(山景)、仙境(洞天、仙象)。 课件展示6:读清脉络,读懂内容(诗境虽奇,脉理极细) 难怪清代诗人、学者沈德潜评价此诗——“诗境虽奇,脉理极细”。 ? (二)感受??3+8+3=14’ 课件展示6:读清脉络,读懂内容(脉理极细,诗境甚奇)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诗歌的脉理去欣赏、感受它奇崛、奇特、奇伟的诗境吧!请全体女生齐读“梦前”部分的八句。你从这几句里读到了什么“奇”处? 1-2名学生:神秘、神奇、高大。 ? 梦前尚如此,梦中自不必说。请全体男生齐读“梦中”部分(到“仙之人兮列如麻”),大家从这部分又读到了什么“奇”处? 教师示范第一层:前往的方式很奇特——一夜飞度,湖月送行。2-3名学生:登山,山中景象很奇异;山行,天气变化很奇幻;仙境,神仙场面很神奇。 注意:顺势引导诗人心情的变化(愉悦-轻快-迷茫-惊恐-震惊)、句式的变化。 ? 课件展示7:读懂艺术,读透情感 看来“诗境甚奇”的评价,此言不虚!诗人是通过哪些手法让我们感受到这份神奇的呢? 1-2名学生答:对比夸张、大胆的夸张、神奇的想象、自由的句式。 ? (三)感悟4+4=8’ 课件展示7:读懂艺术,读透情感 诗人为什么要在离开山东、告别朋友之时讲述自己这个奇特的梦呢?只是因为这个梦太奇特吗?有没有深意呢? 2-3名学生自由答。 ①寄托诗人追求的理想世界。依据:去前的急切,去时的轻松愉快,仙界的富丽,醒后的失落。意图:写仙境的美好正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诗人想借这样一个充满幻想、五彩缤纷的仙界来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象征(影射)诗人现实的官场经历。被召入宫时的愉快、对官场的迷茫、官场让人心惊胆战、官场的变幻莫测;“日月照耀金银台”-朝廷宫殿;“云之君、仙之人”-达官贵人;“虎鼓瑟兮鸾回车”-达官贵人们出门时候的锣鼓开道。 ? 无论是理想世界的寄托,还是现实生活的象征,梦中醒来的李白最后想告诉朋友们什么?请全体同学齐读“梦后”部分。 2-3名学生自由答。 ①梦后的感受: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②梦后的感悟: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③生活的选择: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④生命的态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醒了的诗人是惊吓、叹息与失落的复杂心情交织。这里面固然有仕途的失意、精神的苦闷,也产生了人生如梦的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