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 题
21 三黑和土地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能说出自己对土地的新感受。
学习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学情分析
这首诗所讲的事情发生的年代距离现在比较远,学生难以理解。课前要让学生自行查找当时的社会背景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新课,在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基础上交流背景资料,简要了解诗人,为理解诗歌内容作铺垫。)
1. 谈话导入:上一课中,我们认识了晋西北的一位山野老农,他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着一方土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片青山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看看他又有怎样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教师引导:课前,我们布置了预习任务,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呢?
【预设1】: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现代著名乡土诗人,也是五四运动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预设2】:著有诗集《地层下》《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结合学生介绍,相机出示课件。)
4.引导学生介绍写作背景。教师引导:有同学知道《三黑和土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吗?
【预设】:学生介绍相关背景,教师相机引导,提示:《三黑和土地》写于1948年9月,那个时候中国的土地制度是怎样的呢?
教师介绍:解放以前,大多数农民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只能雇佣于地主,终日辛勤地替地主种地,却不能满足最基本的温饱。1947年,解放区进行了大规模地土地改革运动,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农民才重新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因此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阅读,整体把握诗歌大意。再通过提取关键词句,理清第二部分的层次。)
1.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③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过渡:明确了学习任务,现在就请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1)自由朗读诗歌,根据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朗读诗歌,想想这首诗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3)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教师适时总结
【预设】:
第一部分(1-3节):总体上写农民得到土地后的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4-15节):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后的欣喜之情。
第二部分写了三黑的哪几件事?请圈画出关键词句,用一句简短的话来概括每件事。
学生交流,出示课件(相机板书:翻地耙土 回忆过去 畅想未来)
学习任务三:交流文本,感悟喜悦之情
(设计意图:从诗歌“最让人感动的画面”出发,发现三黑对待土地的密码——用生命去热爱,这是表达诗歌情感的关键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读促悟,以读悟情。)
出示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课件出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读一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交流,出示关键词句。
(课件出示)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先来尝一尝。”
“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躺在土里试一试,看温暖不温暖,合适不合适”
“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滚,想在上面躺一躺。”
“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现在蝈蝈儿就在自己地里叫,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
(1) 引导:你们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兴奋、喜悦)你们从哪里体会到三黑有了土地的兴奋和喜悦?
【预设】:“耙地”。引导:
①三黑是怎么耙地的?指名读第4小节,感受三黑耙地时的专注与细致。
②三黑耙出的土地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第5一6小节,体会三黑对士地的爱。
③教师引读第7—8小节,感受三黑对麦籽儿那种像对孩子一般的呵护。
(2)【预设】:回忆逮蝈蝈儿。男女生对读第11、12小节,感受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后的幸福生活
(3)【预设】:展望新生活。从三黑的两个想法一“跟人合伙”“买头小毛驴”,感受他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3.情感升华:在三黑的心里,土地就是
【预设】:土地就是三黑的命根子,土地就是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快乐读书吧》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语文园地四》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课《草原》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4课《花之歌》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8课《灯光》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3课《桥》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4课《穷人》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4课《穷人》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22课《文言文二则》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22课《文言文二则》第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23课《月光曲》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23课《月光曲》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24课《京剧趣谈》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25课《少年闰土》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25课《少年闰土》第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26课《好的故事》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26课《好的故事》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