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
第一节 概 述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 )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由于这类化合物大
多呈黄色或淡黄色,且分子中亦多含有酮基因此被称为黄酮。在黄酮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多
具有碱性氧原子,能与矿酸成*盐,所以过去也曾把黄酮类化合物称作为黄碱素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经典的概念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 2-苯基色原酮(2-phenylchromone )的一
系列化合物。现在,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苯环(A 与 B 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联结
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碳架为:
1 2
8 1 3
O 8
2 O 2 1 O
7 7 4 B
3 A C
6 3
6 6 5
4
5 4
5
O
O
色原酮 2-苯基色原酮 C -C -C
6 3 6
许多实验证明,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是复合型的,即分别经莽草酸
途径和乙酸-丙二酸途径,由一个桂皮酰辅酶 A 和三个丙二酰辅酶 A 在查耳酮合成酶的作用
下生成查耳酮,其中,由三个丙二酰辅酶 A 形成 A 环,桂皮酰辅酶 A 则构成 B 环和提供 A 、
B 环之间的三碳链。生成的查尔酮,再经过异构化酶的作用形成二氢黄酮。二氢黄酮在各种
酶的作用下,经转化而得到其它类型黄酮类化合物,如图6-1所示。
黄酮类化合物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多存在于高等植物中,最集中分布于被子植物中。
如黄酮类以唇形科、玄参科、爵麻科、苦苣苔科、菊科等植物中存在较多;黄酮醇类较广泛
分布于双子叶植物,特别是一些木本植物的花和叶中;二氢黄酮类特别在蔷薇科、芸香科、
豆科、杜鹃花科、菊科、姜科中分布较多;二氢黄酮醇类较普遍地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异黄
酮类以豆科蝶形花亚科和鸢尾科植物中存在较多。在裸子植物中也有存在,如双黄酮类多局
限分布于裸子植物,尤其是松柏纲、银杏纲和凤尾纲等植物中。而在菌类、藻类、地衣类等
低等植物中较少见。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以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以
游离形式存在。
黄酮类化合物也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如葛根总黄酮
及葛根素(puerarin)、银杏叶总黄酮等具有扩张冠状血管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冠心病;芦丁
(rutin )、橙皮苷(hesperidin )、d-儿茶素(d-catechin )等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和异常通透
性作用,可用作毛细血管性出血的止血药及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辅助药;水飞蓟素
(silybin )、异水飞蓟素(silydianin )及次水飞蓟素(silychristin )等有肝保护作用 ,临床
上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多种中毒性肝损伤等疾病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异甘草
素(isoliquiritigenin )及大豆素(daidzein )等具有类似罂粟碱(papaverine )的作用,可解
除平滑肌痉挛。杜鹃素(farrerol )、川陈皮素(nobiletin)、槲皮素具止咳祛痰作用;染料木素
(genistein )、金雀花异黄素、大豆素等异黄酮类具有雌性激素样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它们
与己烯雌酚具有相似的结构部分的缘故;木犀草素(luteolin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