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三萜类化合物
第一节 概 述
多数三萜类(triterpenes)化合物是一类基本母核由 30 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其结
构根据异戊二烯定则可视为六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也是一类重要的中药化学成分。
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菌类、蕨类、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动物及海洋
生物中均有分布,尤以双子叶植物中分布最多。它们以游离形式或者以与糖结合成苷或成
酯的形式存在。游离三萜主要来源于菊科、豆科、大戟科、楝科、卫矛科、茜草科、橄榄
科、唇形科等植物;三萜苷类在豆科、五加科、桔梗科、远志科、葫芦科、毛茛科、石竹
科、伞形科、鼠李科、报春花科等植物分布较多;一些常用中药如人参、黄芪、甘草、三
七、桔梗、远志、柴胡、茯苓、川楝皮、甘遂和泽泻等都含有三萜类化合物。游离的三萜
类化合物几乎不溶或难溶于水,可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三萜苷类化合物则多数可溶于水,
其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性肥皂样泡沫,故被称为三萜皂苷(triterpenoid saponins) 。
三萜皂苷多具有羧基,所以又常被称为酸性皂苷。
三萜皂苷的苷元又称皂苷元(sapogenins),常见的皂苷元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类化合
物。组成三萜皂苷的糖常见的有 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L-阿拉伯糖、L- 鼠李糖、
D-葡萄糖醛酸和 D-半乳糖醛酸,另外也可有 D-夫糖、D-鸡纳糖、D-芹糖、乙酰基和乙酰
氨基糖等,这些糖多以低聚糖的形式与苷元成苷,且多数为吡喃型糖苷,但也有呋喃型糖
苷。三萜皂苷多为醇苷,但也有酯苷,后者又称酯皂苷(ester saponins ),有的皂苷分子中
既有醇苷键,又有酯苷键。另外根据皂苷分子中糖链的多少,可分为单糖链皂苷
(monodesmosidic saponins )、双糖链皂苷(bisdesmosidic saponins )、叁糖链皂苷
(tridesmosidic saponins ),有的糖链甚至以环状结构存在。当原生苷由于水解或酶解,部
分糖被降解时,所生成的苷叫次皂苷或原皂苷元(prosapogenins )。
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通过对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毒性研究结果
显示,其具有溶血、抗癌、抗炎、抗菌、抗病毒、降低胆固醇、杀软体动物、抗生育等活
性。如乌苏酸为夏枯草等植物的抗癌活性成分,雪胆甲素是山苦瓜的抗癌活性成分;雷公
藤提取物临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肾炎等症,取得良好疗效,药
理实验显示其提取物还有免疫调节、抗炎、抗肿瘤和男性抗生育作用;甘草中的三萜可使
输血用的血制品中的病毒失活,甘草次酸可 100%地抑制疱疹性口腔炎病毒;人参和黄芪
皂苷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等;赤芝为名贵滋补类药材,有扶正固本、延年益寿之功效,
从其子实体中分离到多种三萜类化合物,体外试验表明,部分三萜类化合物有抗 HIV-1 病
毒及抗 HIV-1 蛋白酶活性、抑制 ACE 活性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作用;柴胡皂苷 a 和 d
可降低由于饲喂胆固醇而引起的血浆胆固醇、三油酸甘油酯和磷脂的升高等。
近年来,三萜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备受人们重视,成为中药化学研究
的一个热点领域。同时,由于色谱等分离技术、波谱测定技术、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生物活
性测试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大大地加快了三萜类成分的研究进展。1966 年至 1972 年 7 年
间仅有 30 个皂苷的结构被鉴定,而 1987 年至 1989 年两年半中就有 1000 多个新皂苷被分
离鉴定。近几年来,每年都有不少三萜类化合物被发现,许多具有新的骨架类型或生物活
性,尤以从海洋生物中得到的新型三萜类化合物更为显著,是萜类成分研究中较为活跃的
领域之一。
1
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从生源来看,是由鲨烯(squalene)通过不同的环化方式转
变而来的,而鲨烯是由焦磷酸金合欢酯(farnesyl pyrophosphate,FPP)尾尾缩合生成。
OPP
OPP
焦磷酸金合欢酯 焦磷酸金合欢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