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土地问题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平天国土地问题研究 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革命。土地问题应该是他永恒关注的问题之一。一八五三年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开始建立起革命根据地,是年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一、 石达开:巩固根据地 从金田起义向江南进军,到石达开一八五三年九月至安庆安民,太平天国关于土地问题的宣传口号和实际措施,经过了两次变化。 一八五一年一月金田起义后,太平军于一八五二年六月离开广西进入湖南,开始了向江南地区的大进军。在途经湘、鄂、赣、皖诸省时,太平军在采取“打先锋”、勒令“进贡”等方式打击地主阶级的同时,对广大农民则“所过之处,以攫得衣物散给贫者,布散流言,谓将来概免租赋三年”, 一八五三年春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的宣传口径和实际措施均发生了变化,制定了《待百姓条例》,“诡称不要钱漕,但百姓之田,皆天王之田,收取子粒,全归天王,每年大口给米一石,小口减半,以作养生”。 一八五三年五月,太平军开始溯江西征。西征军以夺取长江中游、开辟沿江根据地为目标。开辟安徽根据地,又是开辟沿江根据地的第一步。因此,如何在安徽根据地发动、组织农民群众,建立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就成为当时的首要任务之一。然而,在西征初期,西征军领导人赖汉英等,对这个任务完成的并不太好。西征军在安徽“千里所过不留,未尝行设官安民之事”, 西征军进入江西之后,由于安徽根据地不巩固,失去了有力的依托,长期屯兵南昌城下,粮饷军需均发生困难,再加之天京粮食供应也越来越紧张,(西征军还担负着向天京输送粮食的任务)。 西征军事的成败得失,关系到天京的安危乃至整个革命事业的成败,这不能不引起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高度重视。一八五三年九月,文武足备的翼王石达开被派西上安庆,“抚安黎庶,援救生灵”。 “伪翼王石达开在安庆,分兵四掠,择本地助虐者为乡官,授以伪职,令按田亩收银粮,诡托安民,实资科敛”。 “贼石达开踞安庆,张伪榜,假仁义要结民心,收罗无赖充伪官,征租赋,立榷关於大星桥各属,支河曲港,遍设伪卡,苛敛杂税。” “九月,伪翼王石达开自江宁回驻安庆,分扰属县,设伪监军等官,奸民导之胁取钱粮”。 凌善清的《太平天国野史》记载较详:“八月,天王命石达开赴安庆一带安民。达开既至安庆,以诚意相要结,择村里之有声望者为乡官,缉盗贼,严军旅,使各安其业。更督民造粮册,按亩输粮米。于乡里之豪暴者抑制之,无告者赈恤之。立榷关于星桥,以铁锁巨筏,横截江面,阻行舟征其税。军用裕而百姓安之,颂声大起”。 从上述记载来看,石达开主要采取了四项安民措施:第一,设立乡官制度,建立农村政权,乡官都由拥护、支持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人担任,他们的任务是征收田赋,安定社会秩序。第二,督促百姓举造粮册,按田亩征收粮赋,“银漕悉依旧制”,换句话说,就是“照旧交粮纳税”。第三,恢复、保护商业,设立榷关,征收商税,以充军需。第四,打击乡村豪强地主,赈恤苦难农民。石达开的这些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太平天国财政收入增加,广大农民的生活有了改善,太平天国政权受到安徽人民的拥护,安徽根据地日益巩固。石达开的安民措施,以按田亩征收田赋为核心,这是对《待百姓条例》的根本否定。 二、 石达开江,收粮是基础 史学界有些同志认为,太平天国实行“计亩征粮赋”的措施,在早期即是各地都有的普遍现象,并不始于石达开和安徽地区。他们的主要根据是邹树荣的《蔼青诗草》,钞本《忆昭楼时事汇编》和汪士铎的《乙丙日记》。让我们看看这些根据是否成立。 西征军于一八五三年六月二十四日进围南昌,《蔼青诗草》说:太平军在南昌城外,“计亩征粮忧富室,(乡间计田一石,或出谷一石二石不等,分与无田者食,于是有田者多受累。)得钱相博快游民。(乡间无田之人,或以米易钱,相聚赌博,无故得食,此风最不可长。)吾村前后分三次(吾家一回出谷五十余石,一回出谷三十余石,一回出谷廿石。)此举难期苦乐均。”19如粗看“计亩征粮”,不正是按田亩征收粮赋吗?可是从邹氏自己的注解中不难看出,说的是太平军强令富户拿出余粮救济无粮的贫苦农民,使贫富“苦乐均”,与征收粮赋毫不相干。太平军在南昌围城仅仅三个月,哪有三个月中就征赋三次且一户竟征至百石之理? 《忆昭楼时事汇编》载,咸丰三年七月,太平军在皖南太平府“近城各乡,邀乡老数人,口称现在田稻将割,每亩交纳粮稻卅斤,乡老回称我等均系贫民,此等事要向田主说去,该逆即限五日后回报,亦即开船而去”。20实际上这与《蔼青诗草》所说是一回事,即强令地主按田每亩“进贡”稻谷三十斤,所以乡老回称,要贡粮,向地主去要。这哪里是什么“着佃启征”或“征收田赋”? 汪士铎的《乙丙日记》,记他寄寓天京郊外陈墟桥蔡村时,当地农民皆“仇恨长官”,问其原因,“则以收钱粮故。问长毛不收钱粮乎?曰吾交长毛钱粮,不复交田主粮矣。曰汝田乃田主之田,何以不交粮?曰交则吾不足也。吾几子几女,如何能足?曰佃人之田,交人

文档评论(0)

liummmsss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