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河流域荆条灌丛生长规律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龙河流域荆条灌丛生长规律研究 1 近10a蒸发量 凌源青龙河流域位于辽宁省西部,与河北省平泉市、青龙市和芦岛市接壤,位于燕山山脉以东延伸部分。这是河北省辽源市的一座高山。它位于北方温带北缘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带。近10a平均降雨量468.5mm, 年均蒸发量为1974.3mm。 2012年, 青龙河自然保护区与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规划设计院一起, 对保护区内的资源进行系统科学考察, 对凌源青龙河流域内荆条 (Verbenaceae) 灌木林生长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测定, 对本地区荆条灌木林保护及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2 调查及调查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 进行标准地调查。 环境因子调查:在标准地内调查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质地等。 灌木调查:每块标准地设置两块10×10 (m) 的样方, 进行灌木调查, 记录灌木种类、株数、平均高、盖度等。 草本调查:每块标准地调查5个2×2 (m) 样方, 调查植被品种、高度、盖度及分布状况等。 3 主要品种特性 选择8块标准地, 海拔500~800m, 阳坡或半阳坡, 石灰岩母质, 坡度5°~35°, 土层厚度0.5~10cm, 位于山的上腹, 立地条件较差。灌木层以荆条、大果榆 (Ulmus macrocarpa Hance) 、山枣 (Ziziphus montana W.W.Sm.) 、细叶小檗 (Berberis poiretii) 、小叶属李 (Rhamnus parvifolia Bunge) 等为主, 灌木盖度在90%以上。平均高度约为1.2m。草本层主要有萎陵菜 (Potentilla chinensis Ser) 、白莲蒿 (Artemisia sacrorum) 、披针叶苔草 (Carex lanceolata Boott) 等组成, 草本层平均盖度大于50%, 平均高度0.25m, 各主要种数量特征, 详见表1。 (大河北乡石洞沟) 4 评价和生态特性 4.1 荆条灌溉流域分布 荆条是马鞭草科多年生落叶灌木, 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等省区都有广泛分布, 从调查结果看, 荆条灌丛在青龙河流域总面积43319.5hm 4.2 荆条下林下草本植物生长和光照对植物的生长和光照利用的影响 荆条根系发达, 使土壤地表结构稳定,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量, 保证流域内阳坡保持水土和水源涵养处于最佳状态;荆条灌丛和林下草本在根系生长和光照利用上处于不同的空间, 在同一生境下, 木本和草本, 优势互补, 形成相对稳定的灌草丛结构;荆条是青龙河流域阳坡天然植被的主要树种, 在当地贫瘠立地条件下是能够自然生长的先锋树种, 也是影响改善青龙河流域内阳坡或半阳坡山地生态环境的主导因子。 4.3 枝子lage 青龙河流域以北, 气候以半干旱为主, 一些灌木如荆条、绣线菊 (Spiraea Salicifolia L.) 、花木兰 (Indigofera kirilowii maxim.ex Palibin) 和胡枝子 (Lespedeza floribunda Bge.) 等, 一般生长在阳坡的乔木 (如油松) 林下或生长于阴坡;青龙河流域, 以半湿润气候为主, 小叶白蜡 (Fraxinus sogdiana Bunge) 在阴坡能长为乔木, 在阳坡荆条灌丛中, 只能长为灌木;荆条灌丛受立地条件等各种因素影响, 小叶白蜡、属李 (Rhamnus parvifolia Bunge) 、白鹃梅 (Exochorda serratifolia S.Moore) 、山杏 (Armeniaca sibirica (L.) Lam) 、山枣等各树种比例和生长状况有所不同, 都能形成稳定的灌木群落, 体现出青龙河流域植被生长的过渡性质。 5 环境保护和应用 5.1 人为破坏演替阶段 大面积封山育林, 能保证在较短时间内, 荆条灌丛发挥生态作用, 投资少, 减少人为干扰, 促进植被演替进程。本地区植被演替的各类型为:乔木林、灌树丛、灌草丛、草丛、裸地, 人为破坏后会逐渐呈现演替的各阶段。青龙河流域内阳坡分布的几千亩天然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 林, 是200a以上植被自然演替的顶级群落, 以侧柏为主的天然乔木林, 荆条和小叶白蜡等是灌木层的主要树种。灌树丛是植被自然演替的关键阶段, 如果管护不当, 环境破坏后, 阳坡很可能演变为灌草丛甚至成为裸地, 封山育林, 是遏制当地自然植被逆向演替的有效措施。 5.2 促进自然修复 按照群落演替的基本规律, 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 选择栽植本地乡土树种, 与原有植被合理搭配, 促进荆条灌丛的自然修复进程。山阳坡及半阳坡中上腹, 保留原有灌木树种, 补栽侧柏、野皂荚、臭椿、大果榆等,

文档评论(0)

182****7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