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话语标记语的翻译策略研究译者视域下话语标记语的翻译策略研究以鲁迅文学作品中的标记语为例
语言表达是口语和口语交际中最常见的语言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 国外学界开始对话语标记语进行研究,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国内外学者掀起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热潮, 从语法、语义、词汇等层面以话语标记语的语篇连贯功能到语用、认知功能上进行各个角度的研究。由于不同层面的研究, 不同的学者对话语标记语 (或语用标记语) 有着不同的定义。笔者倾向于认可话语标记语是标示前述话语与后续话语之间的关系或为后续话语的理解提供导向的话语表达手段, 这一手段可以使词、短语或小句, 常常位于句首, 大多没有表征意义, 即命题意义, 其存在与否并不影响命题的内容, 省略与否都不影响后续话语的真值 (祖利军, 2009) 。我们根据这一研究定义, 对鲁迅作品中的话语标记语“我想”为例, 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与美国翻译家威廉莱尔两个译本为基础, 进行两者翻译“我想”的异同比较以及分析。
一、 莱尔的翻译策略
笔者在认真研读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与美国翻译家威廉莱尔的译本后 (以后文中用Yang与Lyell分别代替两种译本) , 总结出以下六条翻译策略。由于篇幅有限, 笔者对每个翻译策略只举例几例分析说明。
1. lyell:iwwder-pcr的翻译以—Yang与Lyell皆译,译词相同。
该翻译策略是指Yang与Lyell都做翻译, 且翻译的译词完全相同。如例句 (1) : (1) 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 他也这样。 (呐喊02狂人日记) Yang:I wondered what grudge these children could have against me to make them behave like this。Lyell:I wondered what grudge the children had against me that they were acting this way too.在例 (1) 中, Yang与Lyell都做了翻译, 用I wonder来翻译“我想”的变体“我觉得、我认为”, 并且在这句话中, 英译后不再是话语标记语而成为主语。从翻译上下文的语境考虑, 这里的“我想”等同于“我觉得、我认为”, 所以两个译本都翻成“I wonder”。
2. lyell:“我”的语义由什么?
这条策略是指两个译本都将我想翻译了, 翻译时用词上有些不同, 但是理解是在一个层面上。如例句 (2) : (2) “我想:倒不如姑且将他关起来。” (彷徨05长明灯) Yang:“In my opinion, we’d better lock him up.”Lyell:“...the way I see it, best thing would be to lock him up someplace for the time bein’.”在这两个例句中, 译本都把“我想”译出来, 但是在处理上有些不同。从纵向看, Lyell的译文都是几乎相同的, 都将“我想”翻译成了“the way I see it”, 而Yang的例 (3) 翻译成“In my opinion”, 例 (3) 中Yang译本比较正式, 语气比Lyell强些。例句在英译后, 它们在句中话语标记语的位置不变。
3. lyell“我”的翻译解释
这条策略是指Yang译本在翻译过程中把“我想”省略不译, 而Lyell则译出来。如例句 (3) : (3) 我想还是去请一个西医来, 好得快一点。 (彷徨10弟兄) Yang:I’m still going to fetch a Western doctor, to speed up your cure.Lyell:I thought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if we called in a Western doctor, so you’d get better a little sooner.在例 (3) 中, Yang译本把“我想”省略不翻译, 把“我想”化在语境中, 让读者体会到了想到那层含义, 并且把动作重点放在be going to的未来动作中, 而Lyell译本把“我想”翻译出来, 其重点突出了想的动作故而译成“I thought”, 笔者认为在保留中文语境和上下文的含义中, Yang的翻译更能接受, 从英文语法角度看, 应是Lyell的译本更合适些。
4. ithockt,ithockt,lyell,lyell
这条策略是指Yang译本在翻译中把“我想”翻译出来, 而Lyell则省略。如例句 (4) : (4) 我想, 这回定是酒客了, 因为听得那脚步声比堂倌的要缓得多。 (彷徨02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