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春治疗湿疹经验.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文春治疗湿疹经验 皮疹和皮疹有几种形状。没有找到的位置,通常是对称的。通常以头、脸、四肢远端、囊肿等为主。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王文春主任医师从事教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工作近50年, 有丰富的经验, 现将王老治疗湿疹的经验介绍如下。 1 湿之邪,则从其风 湿疹因禀赋不耐, 腠理不密, 外界风热湿邪侵袭而发;或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及荤腥动风之品, 损伤脾胃, 脾失健运, 湿浊内停, 蕴久化热, 内蕴血分, 外搏肌肤而发;或居住潮湿, 风邪侵袭, 风湿之邪与内在湿热之邪相合而发;或患病日久, 湿热久羁, 耗伤阴血, 血虚生风化燥, 致肌肤失养而发。《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谓:“此证初生如疥, 瘙痒无时, 蔓延不止, 抓津黄水, 浸淫成片, 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诸病源候论·湿癣候》谓:“湿癣者, 亦有匡郭, 如虫行, 浸淫, 亦湿痒, 搔之多汁成疮, 是其风、毒气浅, 湿多风少, 故为湿癣也。”王老认为凡风、湿、热三者相结合而发生的疮疡病较常见, 在临证时应辨别风、湿、热、血的偏重, 治疗也应有所侧重, 治应健脾化湿解毒祛风养血为宜。王老认为治疗疮疡皮肤病必须具有整体观念, 不仅视诊局部变化, 而应与整体相联系, “治外必本诸内”是很重要的原则。 2 治泻湿,养血安神 例1:魏某, 男, 36岁, 2005年5月25日初诊。两个月以来上肢, 颈项部皮肤及下肢皮肤出现红色小疹, 奇痒, 影响睡眠, 痒搔抓后流水, 曾服中药10剂 (具体不详) 未效。查颈、项、四肢等处皮肤散在出现红色小丘疱疹, 有的渗水靡烂, 有瘙抓痕, 有血痂少许, 纳呆, 便溏, 舌苔腻, 脉细数。中医诊断为浸淫疮, 西医诊断为湿疹 (泛发性湿疹) 。治以化湿清热, 解毒祛风。方用除湿汤加减。药用生地、苍术、黄柏、藿香、白蔻仁各12g, 炒薏苡仁15g, 胡黄连9g, 枳壳9g, 苦参10g, 白鲜皮、地肤子、蝉蜕、乌梢蛇、赤芍各12g, 金银花24g, 秦艽24g, 陈皮9g, 甘草6g, 珍珠母30g (先下) , 石决明30g (先下) 。水煎分服, 1日1剂。嘱尽量少洗澡, 少接触水。6月1日复诊, 病损大部收敛, 无新皮疹出现, 结痂脱落, 痒轻。上方再服5 剂, 诸症基本消失, 继服一诊处方1周巩固疗效, 随访再未复发。 按:患者苔腻、纳呆、便溏为脾湿泛滥, 但疹色红, 说明有热, 痒重说明风重, 故治应健脾化湿, 清热祛风。王老重视“治外必本诸内”, 所以从“脾”论治, 以内治外, 使郁于内的湿热之邪透达于表。“风为百病之长, 善行而数变”, 因此治疗当兼顾祛风, 并根据挟湿、挟热不同, 用清热或祛湿之法。方中苍术、白蔻仁、薏苡仁等健脾燥湿, 黄柏、胡黄连、苦参、枳壳清热解毒, 白鲜皮、地肤子、生地、赤芍养血止痒。《本草再新》谓:“藿香, 解表散邪, 利湿除风, 清热止渴”。蝉蜕、乌梢蛇、金银花、秦艽祛风除热力强, 珍珠母、石决明安神定惊以缓解患者因瘙痒引起的睡眠不安, 诸药相伍, 收到良好效果。 例2:顾某, 男, 49岁, 2004年8月29日初诊。9年前开始全身泛发暗红色丘疹, 瘙痒明显, 抓后糜烂渗出, 时轻时重, 迁延不愈, 2个月前加重, 剧痒, 夜寐不安。曾服强的松及静注葡萄糖酸钙等治疗皮疹未消, 寐食不安, 心烦乏力。又服全蝎、皂角刺、防风、蝉蜕等中药, 外用5%黑豆馏油软膏瘙痒未止, 皮疹反而增多, 部分融合成片, 欣红肿胀, 大便干, 小便短赤。查全身散发红斑丘疹, 大部分皮损粗糙肥厚, 有明显抓痕血痂, 部分皮疹融合成片, 皮损边缘及皮损之间有新生紫红色斑丘疹血疱疹, 部分糜烂渗液, 潮红肿胀。舌质红绛苔黄腻, 脉滑数。中医诊断为湿疮 (脾虚湿蕴型) 。西医诊断为湿性湿疹急性发作, 湿疹红皮症。治以清热除湿, 凉血解毒。药用龙胆草10g, 黄芩15g, 生地黄30g, 栀子10g, 熟大黄10g, 白鲜皮30g, 冬瓜皮15g, 苦参15g, 茵陈30g, 车前子15g, 车前草30g, 泽泻15g, 赤苓皮15g, 木通6g, 六一散30g, 生石膏30g (先煎) , 羚羊角粉0.6g (冲服) 。水煎分服, 1日2次。并用马齿苋30g、黄柏30g煎汤湿敷, 后外用炉甘后洗剂。治疗5天后皮损红肿渗出明显减轻, 瘙痒缓解, 可入睡, 食纳改善, 大便已通。原方去熟大黄、木通、羚羊角粉, 加薏苡仁30g、陈皮10g, 服5剂。新生皮疹消退, 皮损变干, 仍肥厚粗糙, 舌淡, 苔白脉缓。改服养血润肤, 清解余热剂。白术10g, 生薏苡仁30g, 白扁豆10g, 玄参15g, 白鲜皮30g, 丹参15g。皮损处外涂黄连膏、去炎松霜。服药10剂后, 皮损软化变薄, 瘙痒缓解, 改口服除湿丸调理, 1个月后诸症

文档评论(0)

uyyyeuury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档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