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赵狐的岭南之功
关于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发展,历史学家主要有文章。关于赵善的作用,很少有人谈论。偶有谈到者, 皆一笔带过, 难窥其貌。本文即对此问题作一浅探, 以求教于方家。
秦汉之际, 岭南是“百越”居住地, “百越”和岭南在范围上, 有大有小, 有重叠, 亦有出入。因此, 这里首先谈一下“百越”的分布区域。
“越”本是国名, 其族为“闽”, 后亦用为族称, 泛指东南沿海地区之民族。自越王勾践灭吴称霸之后, “越”名大显于世。战国而后, 又有“百越”一词, 古越、粤通用, 故“百越”在史籍中又称“百粤”, 泛指东南沿海及岭南地区及居民。这是蒙文通先生在《越史丛考》中对“百越”由来的简要概括, 言之颇精。既言“百越”泛指东南沿海及岭南地区及居民, 可知“百越”所包括的范围甚广, 大致说来, “百越”分布在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南部及两广。
“百越”非一族之指, 故史籍中言“百越”而不言“百越”族。关于此问题, 汉以来学者已多道及。《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释“百越”引服虔曰:“非一种, 若今言百蛮也。”高诱注《吕氏春秋·恃君》释“百越”曰:“越有百种”。《文选·过秦论》李善注引《音义》曰:“百越非一种, 若今言百蛮也。”“百越”一词, 出于战国晚期, 此时北方民族概称为胡, 南方民族概称为越, 故有“北走胡, 南走越”之说。可知, 胡越皆为泛称, 而非具体族称。
“百越”非指一族, 故又有扬越、南越、于越、闽越、外越、陆梁、西瓯、骆越等不同名称。以上这些称谓, 反映出越人支系繁多, 有些可能是以地称人, 有些可能是以人称地, 却均属专称, 广泛意义上的“百越”当囊其所有。在以上“百越”支系中, 南越 (亦作南粤) 分布在广东省及广西东部, 以当时的番禺 (今广州) 为中心;西瓯 (又作西呕) 分布在广西及其以南地区, 因它们均位于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 故古称“岭南”。赵佗经略岭南, 以南越为主而辅以西瓯。
赵佗, 战国末期赵国真定县 (今河北正定) 人, 早年事迹未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进攻岭南, 但受到土著越人尤其是西瓯人的顽强抵抗;岭南越人“杀尉屠睢, 伏尸流血数百万”,
第一, 让越人参政。秦初并岭南时, 越人敌视秦军, “莫肯为秦虏”, 汉人对越人也有戒备心理, 故政权建设中是不会轻易任用越人的, 任嚣委南海尉一职于赵佗而非越人, 即为一证。但统一岭南是武力征服的结果, 长此下去, 汉人总以征服者的姿态把据政治舞台, 势难取信于越人。赵佗显然考虑到了这点, 为了让越人相信“汉越一家”, 便让越人参加政权管理, 任用越人为官。吕嘉本为越人首领, 颇得国中越人信服, 官至丞相, 且连“相三王”, 足见其位尊而任重。吕嘉“宗族官仕为长吏者七十馀人”。
第二, 尊重越人习俗。民族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人类共同体。各民族都有自身的生活习俗, 从而显示出与它民族不同的民族特色。越人也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当然, 因“百越”支系繁多, 地域广袤, 各地风俗亦不尽相同。但大致说来, 岭南之南越与西瓯习俗略同, 其一便是皆“椎髻箕踞”。赵佗为了使越人相信自己不是“外人”, 便尊重和顺从越人习俗, 不用中原华夏制, 以越人之礼“椎髻箕踞”而见汉使。
第三, 鼓励汉人和越人通婚。秦始皇统一岭南的第二年 (公元前213年) , 迁徙50万人戍五岭, 开创了岭南越人与中原汉人相互杂居的新局面, 从而加速了民族融合和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必要指出的是, 在此之前, 任嚣、赵佗征伐岭南时, 赵佗曾上书请求从内地遣送“无夫家”青年女子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一万五千人”。
民族互相联姻, 是和睦民族关系的重要渠道。赵氏王室带头与越人通婚, 如明王婴齐娶越女为妻, 生子建德。丞相吕嘉, 其宗族“男尽尚王女, 女尽嫁王子弟宗室”。
第四, 止越人“好相攻击”之俗。史载:“粤人之俗, 好相攻击。”
以上所述是赵佗“和辑百越”的几项措施, 是其经略岭南的一个方面;赵佗治理岭南的另一表现是修筑城郭。
秦统一岭南后, 军队、官吏、移民大量进入岭南, 先进的中原文化、新的生产技术也同时传入。汉越两支文化在岭南地区会合, 结果必然是较落后的越文化向先进的汉文化看齐。中原移民进入岭南, 他们不能像土著人那样住在山洞丛林中, 而要用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改造岭南, 因此便在郡县治所或戍守据点建设城郭。任嚣任南海尉时, 即着手修筑城郭, 如对南海郡治所番禺进行扩建, “及赵佗代嚣, 益广嚣所筑城……今谓之赵佗城”。
列宁说过:“无产阶级不能赞同任何巩固民族主义的做法, 相反地, 它赞同一切帮助消除民族差别, 打破民族壁垒的东西;赞同一切促进各民族融合的东西。”
汉武帝经营岭南时, 依然采用赵佗“和辑百越”的经验, 实行“以其故俗治”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