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与立体绿化研究综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色建筑与立体绿化研究综述 1 屋顶绿化:现代绿色建筑的应用,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我国顶层设计中 无论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南的应用是什么,三维绿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的智慧。例如, 在北京老城的胡同中, 居民们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种植攀爬类的观赏植物和瓜果蔬菜等, 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成为北京胡同景观和居民菜篮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如在陕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建筑中, 上层窑洞利用下层窑洞的屋顶作为绿化庭院、菜园的现象也很常见。而在我国南方地区, 特别是气候温和、降雨充沛的四川盆地和岭南地区, 多层住宅、办公楼顶上的屋顶花园或菜园非常普遍, 几乎与平屋面系统引入这些地区同时出现。在人地矛盾突出的浙江农村, 还出现了在普通低层住宅屋顶上种植水稻大获成功的案例 (图1) 。这些传统智慧与创新精神, 都是绿色建筑可以不断学习借鉴的宝库。 现代意义上的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技术源自西方。我国于1970年代后期开始在一些公共建筑屋顶进行花园式的屋顶绿化, 早期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有广州的东方宾馆、北京的长城饭店、上海的华庭宾馆等, 这些工程按照现代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方法, 科学系统地解决了荷载、防水、阻根和运维等问题, 不仅设计精美, 景观游览效果和地面园林基本无异, 而且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大多至今仍然绿意盎然, 游人如织。但这些花园式屋顶绿化案例是建立在大量资金投入的基础之上的, 一般只有高端酒店、商场才能负担得起高昂的建造和运行费用 (即意味着较高的人工、能耗和用水量) , 并不完全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 进入21世纪, 随着我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 大城市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园林绿地被大量鲸吞蚕食, 建筑密度越来越大, 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洪涝灾害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立体绿化成为一种有效且必要的补救措施。北京等城市在筹办2008年奥运会期间开始大力推广屋顶绿化,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和技术指引, 在新建和既有公共建筑范围进行了推广。2006年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的颁布, 为立体绿化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指明了方向, 从此立体绿化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另一方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绿色、生态、健康生活的关注越来越多, 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 西方国家近年来兴起的以帕德里克·布朗克 (Patrick Blanc) 为代表的绿墙 (Living Wall) 时尚风潮对我国影响甚大。2010年后, 我国的立体绿化应用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应用案例。 2 立体绿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主要选取若干典型的应用案例, 分析立体绿化在我国绿色建筑中的发展水平、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探寻立体绿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研究领域的相应需求。 2.1 景观与环境设计 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是我国绿色公共建筑的经典作品, 是首批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标识和二星级运营标识的示范项目, 该项目提出的被动优先、主动优化、优先选用低成本+适宜性技术 (包括地道风、拔风中庭、南侧阳光边庭、外遮阳等) 等基本设计原则, 较低的造价 (4 500元/m 该建筑采用了多种低成本、易维护的立体绿化形式 (图2) 。屋顶为上人屋面, 为学生提供一个放松、交流与休憩的环境空间, 同时考虑造价与维护因素, 用加气混凝土植草砖代替大面铺装, 另外, 在女儿墙、结构柱顶附近布置小型花池、棚架和座椅, 种植耐旱耐寒的小型乔木、灌木和攀爬类植物 (袁镔, 2007) 。这种设计的荷载、造价和实际功效均介于简式与花园式屋顶绿化之间, 体现出建筑师不拘一格、因地制宜的灵活创作手法。 为了利用冬季日照形成“温室效应”, 从而降低采暖能耗, 该建筑南侧设置了阳光边庭。阳光边庭为学生提供了自习和交流的咖啡厅, 地下室为设备用房。为了形成四季如春的室内环境, 在边庭内部, 结合建筑结构布置了一些树池和花池, 在端部侧墙上设计了一个跌水及水生植物环绕的水池以改善室内湿度。这些点缀性的立体绿化设计手法, 用量很小却层次丰富, 取得了很好的视觉和环境效果。此外, 该建筑还结合层层后退的露台, 在东侧山墙设置了花池与棚架, 形成攀爬类垂直绿化, 作为各层阅览室的室外交流与休憩空间, 同时也成为建筑立面的一大特色 (图3) 。 总体而言, 该建筑根据绿色建筑的理念, 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地采用了多种与建筑结构和构造紧密结合的、低成本的立体绿化方式, 很好地控制了建造与维护成本, 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环境和景观效益。 2.2 将立体绿化纳入自然生态环境背景 深圳建科大楼也是我国经典的绿色建筑之一, 特别是对南方夏热冬暖地区的高层公共建筑而言, 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深圳建科大楼采用的立体绿化技术比较简单, 以屋顶 (平台) 绿化为主, 但是通过

文档评论(0)

182****8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