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粱梦故事的流变
“高粱梦”也被称为“枕高粱梦”和“高粱美梦”,是“永恒的梦想”。千古一梦, 不仅是指黄粱梦故事形成的历史悠久, 更是指, 黄粱梦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 历经神话传说、小说、戏剧、民间故事等文学样式, 内容随着时代的演变和文体的不同发生了改变, 故事意蕴也随之逐渐丰富, 经过世代累积, 最终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鲜明的文学母题。本文试图梳理黄粱梦故事的历史演变轨迹,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黄粱梦”这一文学母题的认识, 了解黄粱梦故事在历朝历代表现形式的不同, 还能凸显出黄粱梦故事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播方式。
一 怡然自得、意迷精丧
“黄粱梦”最早的故事雏形可追溯至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丁乃通先生指出, 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列子》中。
首先, 梦中之境是主人公的理想境地, 是主人公向往的地方。华胥氏之国是黄帝希冀建立的国家样板;化人之宫是周穆王不曾有过的宫殿。面对梦中展现的理想之境, 黄帝和周穆王表现出两种态度, “怡然自得”和“意迷精丧”。这两种态度基本确定了后世黄粱梦梦境的走向:“怡然自得”折射出梦境中理想的完满, 以及由此带来的满足;“意迷精丧”表现的是理想之境的变形以及由于不适产生的极度惊慌。后世黄粱梦故事梦境的结局, 基本如此。
其次, 形成黄粱梦故事的三个基本步骤:入梦、梦境和悟梦。入梦是指主人公进入梦乡需要一些外在条件的帮助:黄帝入梦前需要斋戒入静, 周穆王入梦前则有化人请王同游。梦境已如上述, 不再赘言。悟梦, 经历了梦境, 主人公终于有所悟:黄帝明了什么是理想之国, 周穆王则顿悟形神之理。
与这三个步骤相对应的是, 故事表现出的时间相对性:梦境的时间之久与做梦时间之短形成的鲜明对比。周穆王梦中经历数十年, 梦醒后却发现自己桌子上的酒肴还温热。从某种意义上, 正是因为有了时间相对性的存在, 才使得故事能够衍生出主人公“顿悟”的结果。
二 黄粱梦故事的情节要素:睡眠与梦之境
如果说《列子》中的两个故事形成了黄粱梦故事的雏形, 是后世黄粱梦故事得以扩展的情节要素, 那么南朝刘义庆《幽明录》所载的《焦湖庙祝》则在改变、增添了一些基本的细节之后构成了黄粱梦故事的基本情节框架。
《焦湖庙祝》的故事简短, 仅寥寥百余字:
焦湖庙祝有柏枕, 三十余年, 枕后一小坼孔。县民汤林行贾, 经庙祈福。祝曰“君婚姻未?可就枕坼边。”令林入坼内, 见朱门, 琼宫瑶台, 胜于世。见赵太尉, 为林婚, 育子六人, 四男二女, 选林秘书郎, 俄迁黄门郎。林在枕中, 永无思归之怀, 遂遭违忤之事。祝令林出外间, 遂见向枕, 谓枕内历年载, 而实俄忽之间矣。
这则故事延续了黄帝、周穆王故事的三个基本步骤和时间的相对性, 同时将入梦的条件具体化为:枕。故事开头就强调了焦湖庙祝有奇枕已经三十余年了。在这则故事中, 枕具有神奇的作用, 它是出入梦境的必备之物, 也是入梦的必须条件, 有枕方可入梦。汤林正是在枕的帮助下进入梦乡。因为枕具有神奇功能, 做梦之人汤林需要“祈求”方可得。同时, 因为枕的存在, 使汤林了悟了“枕内历年载, 而实俄忽之间矣”的时间相对性。在这里, “枕”引出了祈梦之人 (汤林) 、给梦之人 (庙祝) 、梦之境、时间相对性等细节。因此, 枕成为后世黄粱梦故事的基本情节要素之一。
还需注意到, 梦之境, 在这里已经发生了改变。汤林在梦中, 先为“秘书郎, 俄迁黄门郎。……永无思归之怀”。这里显示的是梦境中汤林官场的得意与顺遂。由此开始, 黄粱梦故事开始将《列子》中主人公的“理想之境”具体化为了为官仕途的显赫。后世黄粱梦故事基本延续了这一写法, 这也成为了黄粱梦故事发展演变的基本内容。
三 黄粱梦故事的古代探索
“黄粱梦”故事的真正成形是唐沈既济的传奇《枕中记》。唐开元年间, 书生卢生路经邯郸, 在住店时遇见道士吕翁, 因叹及穷困, 吕翁授之一枕。卢生枕之入梦后, 娶清河崔氏女, 历任显职。且在陕西凿河80里, 大破戎虏, 建立边功。后因遭人陷害, 被贬。多年后, 皇帝知其冤, 复追中书令, 封燕国公, 赏赐无数。卢生享荣华富贵数十年, 八旬方死。梦醒后, 发现店主人煮的黄粱饭还未熟。
《枕中记》对《焦湖庙祝》的继承与改变, 可借用鲁迅对志怪到传奇嬗变的评述:“小说亦如诗, 至唐代而一变, 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 然叙述宛转, 文辞华艳, 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 演进之迹甚明, 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梦境开始成为故事讲述的核心。如上所述, 《枕中记》延续了《焦湖庙祝》的枕意象, 但淡化了枕的神奇功能, 着重于叙述梦境的完美及梦境带来的满足与舒畅。沈既济极尽叙事之能, 以华艳文辞将卢生几十年的荣华富贵与宦海沉浮尽现于笔端。卢生为官仕途的显赫, 是天下文人的政治梦想;卢生宦海浮沉的经历, 折射出官场的钩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