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乳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2023年5月
目 录
TOC \o 1-3 \h \z \u 一、国内市场:未来行业增长以结构升级为主,且供不应求 3
1、行业规模:近2500亿的行业,我国人均消费量不及全球平均的1/3 3
2、驱动因素:过去靠量,未来靠价 4
3、龙头企业高端化更明显,光明50%,伊利33% 6
二、供应:规模化和单产与国外差距较大,短期大幅提升供应量难度大 7
1、奶牛养殖规模、单产水平仍然偏低,提升之路漫长 7
2、缺乏优质奶源,高品质苜蓿需要进口,饲料和人工价格长期看涨 8
3、高品质原奶溢价明显,进口液奶和奶粉量不断增加 9
三、需求:人均需求不断提升,供应不足限制需求大幅提升 10
四、重点企业简况 12
1、伊利股份:乳饮料打开市值空间,股权激励保证市值提升 12
2、光明乳业:莫斯利安超预期,净利润率低提升空间最大 13
3、三元股份:食品安全整合平台,市值期待重估 14
4、贝因美:国内婴幼儿奶粉龙头,二三线城市强势品牌 16
一、国内市场:未来行业增长以结构升级为主,且供不应求
1、行业规模:近2500亿的行业,我国人均消费量不及全球平均的1/3
2021年行业收入规模2465亿元,同比增5.6%,2015 -2020年CAGR18%。2016年行业爆发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增速大幅下滑,2017年增速只有6%。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也造成了乳制品行业需求增长缓慢。
2、驱动因素:过去靠量,未来靠价
量:2015 -2020CAGR11%,这是过去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未来增量来自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人均消费量提升,我们预测行业未来五年销量的增速将维持在8-10%。过去十年我国乳制品产量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2-2020年乳制品产量CAGR44%,2020年底全国乳制品产量2387.5万吨,其中液体乳产量2060.8万吨,2020年分别同比增长11%和12%。
2021年我国乳制品产量将达到3300万吨,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接近25公斤/年,这个消费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全球平均100kg/人,预示着未来中国乳制品市场空间巨大,行业规模至少可以翻倍达5000亿。我们预计未来4-5年国内乳制品行业复合增速大约是GDP增速的1.5-2倍,即10-15%。
目前城镇居民消费量大约48公斤/年,而农村居民的人均乳品消费量大约只有4kg/年,不到全国人均水平1/10。未来随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大型零售渠道逐渐渗透至农村地区和乳制品消费习惯的进一步普及,未来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乳制品消费量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价:2015 -2020CAGR7%,2020年均价增速明显加快至21%,我们判断未来乳制品行业收入的增长将主要靠结构升级和提价,均价增速将提升至15-20%。
根据AC尼尔森统计数据,2020年以来儿童功能奶、中、高端牛奶的同比增长分别是63%、59%和42%。2022-2020年行业的消费结构明显变化,常温产品高端化和巴氏奶占比提升均提升结构升级,中高端产品(均价大于7.6元/升)的占比从原来的31%提升至62%,翻倍增长,我们判断随着龙头企业高端产品如特仑苏、金典和莫斯利安的持续放量,以及高端新品不断推出带来的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行业的高端产品占比将会继续提高。
3、龙头企业高端化更明显,光明50%,伊利33%
光明目前高端产品即五朵金花(畅优、键能、优倍、优+和莫斯利安)产品收入占液态奶比例为44%,2022年五朵金花占比有望超过50%。
伊利高端产品(QQ星系列、金典有机奶、舒化奶、大果粒系列、畅轻益生菌优酪乳系列)2021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液态奶中占比31%。2022年占比有望超过33%。
二、供应:规模化和单产与国外差距较大,短期大幅提升供应量难度大
1、奶牛养殖规模、单产水平仍然偏低,提升之路漫长
2021年,我国奶牛年单产水平约为5.5 吨,相比发达国家8-10吨的单产水平,差距仍然较大。我国奶牛单产水平较低直接原因是由于国内散养占比高、良种奶牛占比低(荷斯坦奶牛占比不足1/3)、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下、养殖观念落后和缺乏人才。
供给受限:1)受制于国内草地退化严重、优质牧场缺失,2)养殖成本快速增长,限制规模化牧场的盈利能力,3)跟新西兰等牧业发达国家相比,国家的政策扶植和政府补贴占比均较少。4)新西兰恒天然等乳业巨头通过价格战抢占国内需求,同时肉牛价格高企,农户大面积退出,奶牛存栏和原奶供给大幅降低。5)规模化养殖需要较大资本开支和较长时间,奶牛单产水平短期内也难以快速提高。我国乳制品的原料面临供不应求局面,尤其是由于优质奶源匮乏。
据有关专家估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