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民歌阿贡阿利特的音乐文化解读.docxVIP

印尼民歌阿贡阿利特的音乐文化解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印尼民歌阿贡阿利特的音乐文化解读 自2012年以来,作者每年都对印度尼西亚水库普莱斯的流行音乐家阿贡阿利特进行了研究和研究,并详细研究了阿里特的音乐概念、音乐行为和音乐教育。其中最让笔者感兴趣的是阿利特将东西方不同文化混合在一起创制的乐器,以及他作为一个巴厘人,是如何吸纳中国、印度,以及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其他区域的音乐文化,并将它们与巴厘本土音乐文化融合起来去进行创作的世界音乐思维模式和多元文化的艺术审美情趣。这种基于多元文化的混生性音乐观念和音乐实践又对我们中国的音乐研究和创作等带来了哪些启发和思考。 一、 .与其他音乐元素的融合 阿利特出生于巴厘岛波那村(Bona) 阿利特的乐队名叫“波那·阿利特”(Bona Alit),其成员主要来自于波那村和周围村子的年轻人,而且全部是男性,只有需要舞蹈的时候才会召集一些女孩子参与排练与表演,有时也会邀请一些著名的歌手。舞蹈部分则由阿利特的妻子Agung Rai来负责,她也是一位出色的舞蹈家。阿利特的乐队在整个印度尼西亚都颇负盛名,也是率先将电声乐器与巴厘甘美兰和其他国家的民族乐器混合在一起的乐队,甚至外人都称呼他“波那·阿利特”,他自己也很喜欢别人这样称呼并使用这个名字给别人介绍自己及自己的乐队。该乐队曾赴中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交流演出,与此同时,每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到阿利特家考察、交流。 阿利特的家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居住场所,而是一个集居住、排练、表演、录音、交流、展览等为一体的艺术文化中心。家里有很大的院子,前院供奉着印度教的萨拉斯瓦蒂(Saraswati) 他在这个院子里教授所有来访者学习巴厘甘美兰,同时也从这些来访者身上吸收各种各样的文化,他也曾表明他不太希望来的人仅仅是跟他学甘美兰,而是希望都能跟他一起玩音乐。2012年笔者第一次去他家,他对笔者说:“我不太喜欢教别人,我更喜欢跟别人一起演奏,一起创造出新的音乐那才有意思,否则会很消耗我的时间。”之后笔者每次去,除了学习都会跟他一起玩音乐,包括和去他家的所有亲朋好友一起玩,大家经常玩到深夜才散去。2019年11月笔者带着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安格隆乐团去他家交流,他就用自己创制的乐器跟我们一起合奏,非常开心,还特别认真地观察我们带去的二胡和古琴,聆听演奏者是如何演奏《赛马》《鸥鹭忘机》等中国作品。可以说是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来访者促进了阿利特世界多元文化音乐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使其通过自己的音乐行为来不断实现,而所有的这些音乐行为都成了他的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也正是这种生活吸引了各地的来访者。 阿利特的作品有好几百首,他一直致力于将巴厘音乐与其他音乐元素融合并发展出一种新的世界音乐,而使巴厘音乐走向世界。他的音乐既有浓郁的东方韵味,又受到西方的影响,在旋律上显现出主调音乐的特点,在配器方面又融合了复节奏、支声、和声、对位等多种创作手法,具有东西方音乐文化混合的特征,是一种基于巴厘岛传统音乐,又融合了世界上其他音乐元素的巴厘-世界音乐。 阿利特乐队使用的乐器主要有:1.印尼:巴厘甘美兰乐队中常用的冈瑟、沃嘎尔、恰龙(Gangsa,Ugal,Calung)等各种金属排琴、各种锣(Gongs),以及肯当(Kendang)、磬磬(Ceng ceng)、可普亚克(Kopyak)、苏灵(Suling)等,以及竹筒琴(Rindik)、蜂响器(Genggong)、巽他鼓(Kendang Sunda)、卡恰皮(Kecapi/Kechapi)等其他区域乐器;2.印度:西塔尔(Sitar)、塔布拉(Tabla)、格塔姆(Ghatam/Kendi)等;3.中国:葫芦丝等;4.日本:三味线(Samisen)和筝(Koto)等;5.欧洲:吉他(Gitar)等;6.非洲:金杯鼓(Djembe)、拇指钢琴(Kalimba);7.夏威夷:尤克里里(Ukulele);8.澳大利亚:迪吉里嘟(Didgeridoo/Dijuridu);9.电声乐器:电贝斯、电子琴等; 其中由阿利特创制的乐器主要有:1.阿利特-列巴布(Rebab by Alit):是阿拉伯列巴布(Rebab) 这些乐器与他的作品一样,都融合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元素,其工艺非常精美,不仅注重材质和音色,还特别注重装饰,不仅有演奏的价值,也有艺术品收藏和观赏的价值,所有的这些创意和想法都源于他的信仰和生活,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阿利特-列巴布”和“阿利特-萨佩”,以及采用这两件乐器为主奏乐器的代表作《康庆卫》(Kang Cing wie)和《巴巽旦》(Pasundan)。 除了以上乐器,阿利特在创作中还特别喜欢采用人声,以及蛙鸣、流水、扫帚等表现生活和自然的声音,并常常将甘美兰(Gamelan)作为伴奏乐器,将自己创制的乐器作为主奏乐器,尤其喜欢葫芦丝、二胡等中国乐器,对甜美细腻、委婉轻柔的音色也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