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德朝结立家毅维生平事迹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大德朝结立家毅维生平事迹考 达海国人家于江苏 在历史上,中国医家的专业成就与他们的家庭环境、个人生活、文化传承、时代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倪维德(字仲贤)出生于三代行医的书香门第家庭。祖上原是宋代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氏,曾祖倪昌嗣曾任宋和州防御史。南宋末年,祖父倪秀文以医术游历至长江以南,并在吴县定居。其父倪鼎亨继承家学,以医术闻名于当时。至倪维德已经是倪氏家族在江苏吴县的第三代。 《宋文宪公全集》记载:“吾郡有名世之医,曰倪府君,讳维德,字仲贤。其先家于汴梁,鲁大父昌嗣,宋和州防御使。生秀文,值宋箓既讫,乃挟医术游大江之南,遂择郡之吴县居焉。秀文生鼎亨,能绍家学,有闻于时,则府君之父也。” 改变医疗内容,注重辨证思维 1303年(元大德七年)倪维德出生于江苏吴县三代行医的书香世家。 史书没有关于倪维德生年的记载。根据《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所记“洪武十年卒,年七十五”倒推时间,则倪维德生年为1303年,即元大德七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记载“倪维德,字仲贤,晚号敕山老人,江苏吴县人。生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 1308-1320年(元至大、皇庆、延佑年间)倪维德青少年时代,正是元代鼎盛时期。他继承家学,拜碧山汤公为师学习经史等儒家经典,并涉猎神仙、方技、气功、导引等学问。受家庭影响,他放弃仕途,开始学习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等书,并经常向父亲和师傅请教。 朱右《敕山老人倪维德传》云:“当前代盛时,读经史世其家业,坟典丘索而外,若神仙方伎之书,吐纳导引,熊经鸟伸之术,无不猎涉。” 宋濂《故倪府君墓碣铭》云:“府君曰:爵禄乃资之以泽物者,然有命焉,不可以幸致。曷若绍承医学,以济吾事乎。于是取《黄帝内经》,日研其奥旨,见其疏陈治法,推究本原,欣然曰:医之道尽在是矣。间有疑难,质于父师之间,心绪益开明。” 1323年(元至治三年)前,倪维德以《和剂局方》为学习的范本,但是他发现,虽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促进了成方成药的推广,但是也造成有些医生不重视辨证,据证验方,按图索骥的医疗时弊。古方新病多不相合,如果不知权变,往往贻误病情。他遂改变学习内容,倡导以《内经》为宗,博学多识的辨证治疗思路。 《元书》记载:“倪维德仲贤亦以当时习用裴宗元、陈师文《和剂局方》,古方新病多不合,因改所学,由是往往立效。” 宋濂云:“颇病大观以来,粗工多遵用裴宗元、陈师文《和剂局方》,故方新病或不能相值。” 1324-1328年(元泰定年间)倪维德22-26岁时,得到刘完素、张从正、李杲三家医学之书。经过数年的学习研究,医疗技术有很大提高,治病用药如神,在浙河之西,医名大震。 宋濂《倪维德墓碣铭》云:“泰定中,得金季刘完素、张从正、李杲三家之书,读之知其与《内经》合,自以所见不谬,真积力久,出而用药,往往如神。奇证异疾一经诊视,有如辨白黑,无少爽者。” 1328年(泰定五年戊辰)后,倪维德已经精通医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再加上不断努力实践,很快就成为享誉当时的名医大家。 宋濂《故倪府君墓碣铭》云:“府君之治疾,既察天时地理,又参之以人事。所以十不失一。” 《原机启微》王庭序:“不数年,尽能工其术。其治人,无问贵贱男女,内外大小,凡所治咸效,专以慈仁为意,未尝邀报谢,故施惠博而道益尊。浙河之西,其声鍧然震也。” 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前,倪维德在深入研究金元时期刘完素、张从正、李杲三家医学思想和学术的基础上,尤其推崇李东垣的医学思想。他校订李东垣撰,罗天益辑录整理,成书于元至元三年(1266年)的《东垣试效方》,锓梓传世。倪维德还对滥用局方的时弊提出批评,与朱丹溪的立论不谋而合,成为元末明初与朱丹溪齐名的医学代表人物。 《元书》云:“维德常言:刘张二氏多主攻,李氏唯调护中气主补益,随时推移,不得不然。故其主方,不执一说。因校订东垣试效方,并治眼科,世多传焉。” 《吴中人物志》云:“后得李东垣先生之书,读之喜曰:道在是矣。遂有所得。乃考证《东垣试效方》若干卷,板行于时,见诸说之详于他。而独不及眼疾之科。故自著一书,曰敕山老人原机启微集。东垣之传殆自此尔。” 《故倪府君墓碣铭》云:“予尝患《内经》之学,晦而弗章,无豪杰之士以洗涤之。浙河之东,有朱君彦修,以斯学为己任,而三家之说益明。浙河之西,则府君奋然而起。盖与彦修不约而同,使泥局方者,逡巡退缩,不敢鼓吻相是非,而生民免夭阏之患者。二公之功盖多。” 朱丹溪(1282-1358年)字彦修,义乌人,比倪维德大21岁。宋元之际,《和剂局方》盛行,滥用温热香燥药已成时弊。朱丹溪秉承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学术,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善于使用滋阴降火法,创大补阴丸、琼玉膏、越鞠丸等,自成一家之说,被称为滋阴派。他撰写的《局方发挥》,意在纠正当时滥用香燥药之偏,有很大影响。他的学术主张与倪维德不谋而

文档评论(0)

hzyac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的文档设计与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