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次历改期间的三次归天
汉代初年的编撰方法可以在《史记》和《汉书》中看到。而根据出土历简计算后可以发现, 高祖、文帝时期也分别发生过一次历改, 这两次历改仅改变了朔小余余分, 史书记载语焉不详, 却也有迹可寻。从算理上讲, 利用出土的实际历朔干支回推当时的历法参数, 从而判断历改是否发生, 其准确性应该是可信的。张培瑜先生在不同时期, 曾多次使用过这种方法探讨秦至汉初的历法, 总能得到与历简相符的历法
表中共有三部历法, 第一部是秦颛顼历 (即历法A) , 沿用到汉高祖五年正月前, 第二部为汉传颛顼历 (即历法B) , 沿用到汉文帝后元元年十月前, 第三部为文帝历改后的历法 (即历法C) , 沿用到武帝太初改历前。这样, 在第一、第二部历法之间就有第一次历改, 在第二、第三部历法之间就有第二次历改, 而第三部历法 (即历法C) 行用下限为汉武帝太初元年, 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太初改历。本文试通过对汉初历法后天数值的分析来说明汉初历改的原因, 不当之处, 尚祈学界同好指正。
一 第一次历改从张苍的时间来考
高祖五年的历改于史有迹可循, 《史记·张丞相列传》云:“张苍为计相时, 绪正律历。”
司马迁在这个问题上的表述何以如此含糊不清?我们认为, 汉高祖称帝后历法有过改动是不用怀疑的, 这一点能够得到张家山汉简和周家台秦简历谱的支持, 笔者在分析这两组历简时, 发现它们不能容于同一种历法, 而且其断裂恰恰发生在秦二世元年 (公元前209年) 二月至汉高祖五年后九月
关于张苍改历有一个时间问题需要求证。按《史记·张丞相列传》所载, 张苍为计相时绪正律历。此处对张苍任计相的时间稍作考察。
《史记·张丞相列传》云:
燕王臧荼反, 高祖往击之。苍以代相从攻臧荼有功, 以六年中封为北平侯, 食邑千二百户。
从《史记》中的这段文字看来, 张苍为计相似乎在高祖六年 (公元前201年) 。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汉书》中没有出现“六年”。事实上, 《史记·张丞相列传》记载张苍的文字集中在两段, 如上文所引, 第一段可以看作对张苍一生的概述, 第二段是对其任计相后的事迹介绍, “以六年中封为北平侯, 食邑千二百户”为第一段最后一句, 是陈述张苍获封爵的时间和等次, 因此并不能说他任计相就在此后, 这一点从《汉书》中未注明“六年”就能明显看出来。综合《史记》、《汉书》两书中的张苍传记部分, 可以看出张苍任计相是在平臧荼以后, 这是因为张苍是以代相的身份参与这次战争, 并因此累功而迁为计相的。据《汉书·高帝纪》载平灭燕王臧荼在高祖五年九月, 同年后九月封卢绾为燕王。因此, 张苍当在九月迁任计相。
上面我们提到汉初的第一次历改发生在汉高祖五年正月, 但这个时间并非历面发生改变的时间, 根据目前可获取的实朔干支, 很容易判断这次历改后历面的差异出现在高祖五年后九月
第二次历改发生的时间在文帝后元元年, 这一点可通过对实朔干支的考察得到证明
文帝即位十三年……鲁人公孙臣上书曰:“始秦得水德, 及汉受之, 推终始传, 则汉当土德, 土德之应黄龙见。宜改正朔, 服色上黄。”时丞相张苍好律历, 以为汉乃水德之时, 河决金堤, 其符也。年始冬十月, 色外黑内赤, 与德相应。公孙臣言非是, 罢之。明年, 黄龙见成纪。文帝召公孙臣, 拜为博士, 与诸生申明土德, 草改历、服色事。其夏, 下诏曰:“有异物之神见于成纪, 毋害于民, 岁以有年。朕几郊祀上帝诸神, 礼官议, 毋讳以朕劳。”有司皆曰:“古者天子夏亲郊祀上帝于郊, 故曰郊。”于是, 夏四月文帝始幸雍郊见五畤, 祠衣皆上赤。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上……于是贵平至上大夫, 赐累千金。而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 谋议巡狩封禅事。文帝出长门, 若见五人于道北, 遂因其直立五帝坛, 祠以五牢。其明年, 平使人持玉杯, 上书阙下献之。平言上曰:“阙下有宝玉气来者。”已视之, 果有献玉杯者, 刻曰“人主延寿”。平又言“臣候日再中”。居顷之, 日却复中。于是始更以十七年为元年, 令天下大酺。平言曰:“周鼎亡在泗水中, 今河决通于泗, 臣望东北汾阴直有金宝气, 意周鼎其出乎?兆见不迎则不至。”于是上使使治庙汾阴南, 临河, 欲祠出周鼎。人有上书告平所言皆诈也。下吏治, 诛夷平。是后, 文帝怠于改正服鬼神之事, 而渭阳、长门五帝使祠官领, 以时致礼, 不往焉
不过, 《史记·历书》对此事的记载却稍有不同:
至孝文时, 鲁人公孙臣以终始五德上书, 言“汉得土德, 宜更元, 改正朔, 易服色。当有瑞, 瑞黄龙见”。事下丞相张苍, 张苍亦学律历, 以为非是, 罢之。其后黄龙见成纪, 张苍自黜, 所欲论著不成。而新垣平以望气见, 颇言正历服色事, 贵幸, 后作乱, 故孝文帝废不复问
根据《史记》的记载, 因为新垣平的谋逆作乱, 孝文帝废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