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宫与四大斡分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守宫与四大斡分布 今天的成华墓是陵墓还是灵宫。今天的达赖族人是守墓人还是守灵人?这个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其实, 仔细研究蒙元时期的 “守宫制”和新近的考古发掘, 不难找出这一问题的正确答案。 一、 打造阿斯塔法的宫帐租府 蒙元时期的“守宫”并非指一般的“留守宫内”或继承原有“宫分”之意, 而是指帝王死后, 其生前居住过的斡耳朵由后妃们依次继承, 负责掌管和祭祀的制度。成吉思汗去世之后, 其四大斡耳朵并没有荒废, 原有属民也没有离散。据《元史》记载, 成吉思汗四斡耳朵至元代末期, 仍旧保留在原地。《元史 · 文宗本纪》载, 至顺二年 ( 1331) 二月丙寅, “以太祖四大行帐世留朔方不迁者, 其马驼孳畜多死损, 发钞万锭。命内史府市以给之”[1]。这说明一直到元代末期, 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仍旧保留在漠北原地, 并未迁徙他方, 如遇突发事件, 朝廷通过内史府予以解决。至顺二年八月甲寅, “斡儿朵思之地频年灾, 畜牧多死, 民户万七千一百六十, 命内史府给钞二万锭赈之”[1] ( 789)。陈德芝先生在其《赤那思之地小考》 一文中说: “这是有关该地户口数目的惟一资料, 若按每户五、六口计, 该地区人口约有十万口上下。”[2]这十万人口是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真正的守宫部落, 也是后来称之为“鄂尔多斯部”的直接祖先。那么, 被这些人留下来守护一百多年的成吉思汗四斡耳朵, 究竟留作何用? 对此, 学界一直以来仅就《元史》等史书中的简单描写, 做了一些浅显的探讨。例如《元史·后妃表》中记载: “然其居则有曰斡耳朵之分; 没, 复有继承守宫之法。”[1] ( 2693)又云: “国制列圣宾天, 其帐不旷, 以后妃当次者世守之。”[1]根据这些记录, 《中国通史》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对蒙元“斡耳朵”的内在涵义做了一些相应的解释, 但没有触及本质问题。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斡耳朵”条目中记载: “成吉思汗有四大斡耳朵, 分别属于四个皇后, 帝、后死后, 大斡耳朵由幼子拖雷的家族继承。 元朝建立后, 为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先后设置了四所总管府和一所都总管府, 下辖提举司、长官司和各种造作匠局等二十几个机构, 私属工匠、打捕户遍布大都、上都、保定、东平、彰德、泰安、河间等地。这四大斡耳朵向腹里 ( 中书省所辖的今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部分地区) 九万人户征收五户丝; 并向赣州路几万人户征收江南户钞。每年还从朝廷得到大批银两、罗绢缎绒等岁赐, 敛聚和耗费巨额财富。元廷历封宗王甘麻剌和他的子孙为晋王, 镇守漠北, 兼领四大斡耳朵, 称‘守宫’。”[3]这种解释只回答了由谁来继承成吉思汗斡耳朵的财产和民户, 由谁来管理成吉思汗斡耳朵, 用什么来维持成吉思汗斡耳朵的日常开销等问题, 最终还是没有回答最核心的问题———用途问题。如果成吉思汗四斡耳朵或者后来的八白室离开祭祀这一功能, 就不可能绵延八百年。对于蒙古人, 尤其是对于蒙古族统治者来说, 保留成吉思汗精神遗产远比保留物质遗产重要得多。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 业绩威震寰宇, 在蒙古族群众心目中, 他不只是一般历史人物或君主, 而是被视为超圣出凡的天帝神人。蒙古历代君主认为成吉思汗生前是大汗天子, 死后一定成圣为神, 庇护众庶, 福荫子孙。他们希冀皇族兴旺, 江山永固, 必须供奉有加, 祀之唯谨。这就是保存并守护四斡耳朵的动因所在。只不过四斡耳朵地处“祖宗根本之地”, 毗邻蒙元皇帝的“大禁地”, 保密程度高, 很少有人留下文字记载罢了。提出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或凭主观臆测, 而是有其坚实的史料基础和新近的考古学证据。 纵观蒙元已故皇帝斡耳朵, “守宫之法”不是特指太祖一朝, 蒙元其他皇帝斡耳朵也有守宫的惯例。不过到了元代, 其宫帐斡耳朵的保存形式和名称有所改变而已。元末成书的方志《析津志》“岁纪”篇中有这样的记载: “火室房子, 即累朝老皇后传下宫分者, 先起本位, 下宫从行。国言火室者, 谓如世祖皇帝以次俱乘袭皇后职位, 奉宫祭管斡耳朵怯薛女孩儿, 关请岁给不阙。此十一宫在东华门内向北, 延春阁东偏是也。”[4]这与杨允孚的《滦京杂咏》中“先帝嫔妃火室房, 前期乘旨达滦阳”的诗句相吻合。“火室房子”, 即元代历朝后妃宫车。这些宫车属于诸先帝斡耳朵而先行, 属官扈从。蒙古语所谓火室者, 意思如同世祖皇帝斡耳朵一样, 如果有皇后去世, 健在的嫔妃依次承袭皇后职位, 负责掌管和祭祀一个斡耳朵。 她们的钱粮由官府发放, 从不缺少。此十一室后妃斡耳朵或火室房子平日坐落在元大都宫城的东北角。从字面“累朝老皇后传下宫分”或“先帝嫔妃火室房”看, 其斡耳朵好像属于后妃所有, 其实从后面的“奉宫祭管斡耳朵怯薛女孩儿” ( 怯薛女孩儿, 即健在的嫔妃及随从宫女———笔者注) 看,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