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儒家典籍原版春秋 春秋明志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秋明志录.txt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五   春秋明志録     春秋類   提要   【臣】等謹案春秋明志録十二卷明熊過撰過字叔仁富順人嘉靖己丑進士官至禮部祠祭司 郎中過嘗注周易専以明象數為事論者與來知徳併稱葢不主先儒舊説者此書亦多采撮舊解各加 辨駁大防在於信經不信傳自序謂道存乎志志明諸言故以明志為名其中於公谷及胡安國傳俱有 所糾正而左氏傳為尤多如以邢遷於夷儀為邢自遷非桓公遷之以城楚丘為魯備戎而城非桓公城 以封衛以晉人執虞公為存於其國制之使不得他去而非執以歸以 母之防齊辭子華為不實以洮 之盟謀王室為誣説以用鄫子為出自邾人非宋公之命以晉懐公為卓子之諡文公未嘗殺子圉以趙 盾並未使先蔑逆公子雍於秦以衛石惡為孫氏黨非甯氏黨以楚殺慶封非以罪討無負斧鉞狥軍之 事俱不免鑿空立説屢見抵牾又如以郭公為鳥名謂紀異如螟蜮之類以梁亡為魯大夫防盟所聞歸 而言之不由赴告故不著其亡之由亦多出於臆斷有用思太過之失然其得解之處往往詞防平允大 義炳然究非他家摭拾空談者可比故卓爾康謂其頗出新裁時多微中亦春秋之警防者視所作易注 近實多矣乾隆四十三年九月恭校上   總纂官 【臣】紀昀 【臣】陸錫 【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明志録卷一     明 熊過 撰   隱公   魯本侯國姬姓系見史世家今山東兗州府曲阜縣奄宅之故地也隱公名姑息惠公妾聲子子在 位十一年諡法不屍其位曰隱周道衰諸侯莫之適從僣端見禮樂征伐自諸侯岀矣孟子曰詩亡然後 春秋作詩亡非特黍離之降也邪說交亂是非不足盡憑而詩之敎亡其所繇來寔在平王之世平逮隱 而沒治之故自隱公之簡始學者觀王伯升降之際聖人反正之幾權得矣非天下之至神曷能與此乎   元年   王者而後改元諸侯改元非正也禮稱諸侯三年防畢以士服入見天子天子錫之圭璧黻冕然後 歸寧有逾年改元者哉書曰平王四十九年己未公即位者正也魯自改年而絀周之年非也史遷自眞 公濞已上爲周王世表無諸侯年眞公當夷王諸侯僣端始見改元矣趙子常言諸侯既殯嗣子柩前逾 年正月朔乃先謁廟以明繼祖還就阼階之位以正君臣國史因書元年失之矣而元儒呉立夫顧謂史 官志人君在位乆近紀述之常體非以爲重事其說則曰秦惠文王立十四年稱王秦史改元魏惠王三 十七年稱王而汲冡竹書改元太史公漢興以來諸侯世表高祖功臣侯年表類書其侯王元年淮南鴻 烈亦稱淮南元年始先秦時本重改元如立夫以爲非重則秦魏稱王何爲又改元年史官紀實寧有未 改元遽稱疑年者若太史淮南則緣春秋而誤不可謂諸侯可改元而引以爲證也衛世家獻公出公皆 稱後元則益悖矣不然則黜周王魯疑春秋者亦何過哉   春王正月   書春而繼以王王者所以奉天時也王謂周王也書王而系以正曰此周王建子之正而異乎夏商 者也周正月可以爲春乎春蠢也陽氣蠢然動也陽之始生亦可謂春也書曰惟十有三年春大防於孟 津既戊午師逾孟津周厯太初三統四分韋昭班固皆步得次日己未冬至冬至之月稱春自武王革命 之始已然故孔安國曰月改春自移然則非孔子加春於王月之上也?記孟獻子曰正月日至可以有 事於上帝日至冬至也正月而日至周改月矣周禮亦稱子月爲春而寔非冠以夏時也按殷人鐘銘唯 正月王春吉日加王於春是時月稱王三代一道以證王者改時月也然亦爲與春王書異遂謂春不可 改亦過矣彛器史法偶不同非春不可改也三統之建恊於三易人統首艮艮寅位也地統首坤天統首 幹幹子位也孔子曰其文則史故春王正月者非孔子欲行夏時輒敢更也白虎通引尚書大傳曰月以 仲冬月爲正伏生有所受矣 隱之不書即位者鬍子曰內非承國上不稟命諸侯扳己以立而遂立焉 春秋首絀隱公以明大法也若是乎聖人之權乎且聖人必以書不書爲褒貶則桓之弒隠宣之殺惡及 視聖人何爲書其即位乎豈以桓宣視隱當末減乎抑春秋之所託始姑假隱以定法則聖人上下其手 何異舞文而人之罹法者有幸不幸本不足據爲定乎莊閔僖之不書即位又將何說乎聖人之於春秋 本不欲沒其實而善惡自見公谷之說乃曰成公志是雖異絀隱之說而以爲削於聖人可乎禮先君始 歿嗣者稱子入春秋則雖有力者或先人以奪人心而定之位如齊頃未逾年而稱公鄭悼未逾年而稱 伯則皆不待改元而即位也或疑十二公非擇而書即位也葢諸侯每用周正繼立立於君薨之月不待 逾年者孔子削而不書恐亂夏時亦誣矣柩前之位辭稱哀子而主喪者即逾年臨羣臣之人也曷爲不 待改元而即位乎仲子者桓母也手有文焉爲魯夫人而惠公再娶以夫人禮之非矣隱母聲子實攝女 君故當時以爲疑者遂私有翼戴使隱不俟逾年而即位一年不可二君故其元年不得更書即位耳故 沙麓齊履謙謂其即位於歲前與桓莊僖元年不書即位者同也左氏不知而曰攝誤矣季子甚信齊氏 之言嘗以為是但其以仲子為隱母則亦強解辭費不必然也

文档评论(0)

阶梯考试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育 考试 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