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礼不庶人刑不上
一、 “礼解决刑不上大湾”的“下”与“礼吾罪”
如礼记歌普朗。自贾谊在《新书·阶级》中以“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夫”对之加以阐释之后,其解释就引起了争论,迄今未决。
这段话的原文是:“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讲的是两种具体的礼仪。在东周,“礼”有四种大别:抽象的礼、礼法、礼义、仪礼(或称礼仪)。与“刑”对称的“礼”指礼法,这种用法出现于东周,西周无此用法,仅在西周晚期出现了苗头,如《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抑此皇父,岂曰不时?胡为我作,不即我谋?彻我墙屋。田卒污莱。曰予不戕,礼则然矣。”郑笺:“礼下供上役,其道当然。”孔疏:“皇父奢残自恣,反云礼法当然,歌而恶之。”“礼法”由西周的“彝”演化而来。徐复观先生首先指出东周的“礼”不同于西周的“礼”,东周“礼法”意义上的“礼”来自西周作法讲的“彝”。亦即“礼不下庶人”的“礼”指仪礼,根本不能与“刑”对称。因此,不能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断在一起,应作如下断句:“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以上断句与栗劲先生、王占通先生的断句同,但解说有异。)198前面讲的是国君、大夫乘车时向宗庙行式(轼)礼的相关仪礼,后面讲的是国君会见大夫时的一种仪礼。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断在一起,就破坏了这段话的真实意思结构,它们虽相邻,但属于不同的句子与意思单位。以上一段话的前后也都是具体的仪礼,突然冒出个泛化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来,于文章体例也是不合的。“礼不下庶人”的“下”使用的义项同“大夫下之”、“士下之”,只是采使动用法而已。以上一段话的意思是:国君与大夫同乘车时,国君轼宗庙,大夫应下车;大夫与士同乘车时,大夫轼宗庙,士应下车;若庶人同车,则不必下车。国君会见大夫时,应以礼意(《论语·八佾》:“君使臣以礼”。),而不能加以刑意,故刑人这时要回避。
之所以有第一项仪礼,并不是贬低庶人,也不是给予庶人特殊的待遇,而是因为国君、大夫、士都有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故在前者轼庙时,后者要回避,庶人则无庙,自然不存在回避的问题。之所以有第二项仪礼,是君臣之道的要求,并不是刑不适用于大夫。在西周,官吏恰恰是刑法治理的重点,设有专门的职官。西周中期牧簋铭文8.4343:“王若曰:‘牧!昔先王既令汝作司士(仕),今予惟或纠改,令汝辟百僚。有冋吏,廼多乱。不用先王作井,亦多虐庶民。厥讯庶右不井不中,乃侯之。?以今?(这两个“?”代表两个不识又无法隶定的字。)司匐厥辠(罪)厥故(辜)。’”此“匐”同《尚书·吕刑》“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之“富”。官吏犯罪者皆由有司“匐”其罪其辜。典狱不是成于其权威,而是成于其“富”。故“富”指准确地判定罪名刑罚。西周金文“辠(罪)故(辜)”为成语,析言之,“辠(罪)”对应罪名,“故(辜)”对应刑罚,也可混称。“匐厥辠(罪)厥故(辜)”与《尚书·吕刑》“其刑其罚,其审克之”意义相近。其中的“司士(仕,指官事)”依法监察百官(“辟百僚”,“辟”训法),追究那些“不用先王作井”、“厥讯庶右不井不中”即违法的“冋吏”的罪责。针对官吏的刑法,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作“官刑”。《墨子·非乐上》:“先王之书,《汤之官刑》有之,曰:‘其恒舞于宫,是谓巫风;其刑:君子出丝二卫,小人否。’”伪《尚书》之《伊训》亦有相关记载,但既为伪作,不足为据。惩戒首恶,而不及其下人,这样也才与“官刑”名实相副。即使提倡“刑无等级”的法家也做不到这一点,如《法经》中规定,“丞相受金,左右伏诛”。
二、 “礼观”的批判
以下对两大类关于“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典型错误观点略作评述:
第一大类是在承认“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夫”的前提下,对“礼”、“刑”的外延加以限制,将之修订为“某些或某种礼不及庶人,某些或某种刑不至大夫”。这种解释始自贾谊,后经郑玄注、《白虎通》、孔颖达疏等的发挥,成为传统的主流观点,近代以来,又经梁启超、杨鸿烈、郭沫若、徐朝阳、瞿同祖等的发挥,影响至今。
事实上,且不论其前提性错误,这种说法在逻辑上也是不通的。“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刑有等级”,如果“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夫”,自然也就有相应的“(天子)礼不及诸侯”、“(天子诸侯)礼不及大夫”、“(天子诸侯大夫)礼不及士”、“礼不及奴隶”,以及“刑不至诸侯”、“刑不至大夫”、“刑不至士”、“(奴隶)刑不至庶人”,而实际上文献中根本没有相应的提法,为什么偏偏出来一个“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其谬大可见。“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夫”已经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抽象化、全称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10月自考13005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pdf VIP
- 英语四六级常见短语及词组固定搭配汇总.pdf VIP
- 2025年自考税收筹划真题答案.docx VIP
- 2024_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有解析】.pdf VIP
- 2025年中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自考树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分析.docx VIP
- 2025-202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高清版)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pdf VIP
- 6SE70系列变频器讲解及Drive Monitor调试(内部员工培训).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