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电子医疗数据分析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
冠状动脉硬化属于中医学的“胸闷”和“痛”范畴。以虚证和虚证为特征的本病的发病机制为500。对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进行系统研究, 有助于提高中医辨证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为了解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临床实际特点, 本研究提取全国17家三级医院医院信息系统 (HIS) 中的冠心病住院患者信息, 对其中医证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期能为冠心病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
1 数据和方法
1.1 包括和排除条件
纳入出院诊断中第一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 排除年龄小于24岁者或住院费用小于1000元者。
1.2 his中的住院患者信息
提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吉林、长春、山东、广东、湖北等地17家三级医院HIS中符合以上标准的冠心病住院患者信息, 包括年龄、性别、地域、合并疾病、中医证候等。参照《内科学》对西医诊断信息进行标准化,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中医诊断及证候信息进行标准化。采用SAS 9.3统计软件对纳入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中医证候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年龄年龄信息
最终纳入冠心病患者84697例, 性别记录缺失4251例, 有性别记录80446例, 其中男性47 564例 (59.13%) , 女性32 882例 (40.87%) 。患者年龄中位数为71.00岁, 年龄记录缺失27913例, 有年龄记录56784例, 其中25~44岁1868例 (3.29%) , 45~59岁11578例 (20.39%) , 60~74岁21562例 (37.97%) , 75~89岁20576例 (36.24%) , 90岁及以上1200例 (2.11%) 。合并疾病前5位为高血压病 (48477例) 、糖尿病 (18586例) 、脑梗死 (11508例) 、血脂蛋白紊乱血症 (10843例) 、肺部感染 (9281例) 。
2.2 中医证候分布
有入院中医证候诊断者2217例, 其中气阴两虚1360例 (61.34%) , 气虚血瘀332例 (14.98%) , 痰瘀互结208例 (9.38%) , 阳气虚衰154例 (6.95%) , 气滞血瘀37例 (1.67%) , 阴阳两虚35例 (1.58%) , 心肾阴虚28例 (1.26%) , 心血瘀阻22例 (0.99%) , 气血两虚13例 (0.59%) , 脾肾亏虚10例 (0.45%) , 其他证候18例 (0.81%) 。提取入院证候的所有证候要素, 血瘀出现频次最高, 为2144次, 其次为气虚1717次、阴虚1434次、痰浊1022次、阳虚192次、气滞76次、血虚17次、寒凝2次。
有出院中医证候诊断者7099例, 其中气阴两虚2397例 (33.77%) , 气虚血瘀2013例 (28.36%) , 痰瘀互结1205例 (16.97%) , 阳气虚衰392例 (5.52%) , 气滞血瘀311例 (4.38%) , 痰浊壅塞241例 (3.39%) , 心肾阴虚208例 (2.93%) , 心血瘀阻167例 (2.35%) , 气血两虚95例 (1.34%) , 阴阳两虚47例 (0.66%) , 阴寒凝滞18例 (0.25%) , 其他证候5例 (0.07%) 。提取出院证候的所有证候要素, 血瘀出现频次最高, 为5677次, 其次为气虚4420次、痰浊2777次、阴虚2599次、阳虚430次、气滞379次、血虚95次、寒凝21次。
2.3 气阴两虚、有痰瘀互结证候分布
对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入院证候进行分析发现, 男性患者有入院证候记录870例, 前4位证候为气阴两虚493例 (56.67%) 、痰瘀互结129例 (14.83%) 、气虚血瘀116例 (13.33%) 、阳气虚衰66例 (7.59%) , 女性患者有入院证候记录1 200例, 前4位证候为气阴两虚779例 (64.92%) 、气虚血瘀193例 (16.08%) 、阳气虚衰78例 (6.50%) 、痰瘀互结67例 (5.58%) , 提示女性在气阴两虚及气虚血瘀两种证候上多于男性, 而痰瘀互结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具体分布见表1。
对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入院证候进行分析发现, 25~44岁、45~59岁、60~74岁年龄段患者前3位证候均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气虚血瘀, 75~89岁、90岁及以上年龄段患者前3位证候均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阳气虚衰;但各年龄段不同证候人数比例不同, 具体分布见表2。
对冠心病患者前4位入院证候合并兼证统计发现, 气阴两虚及阳气虚衰证患者中, 95%以上的患者均合并血瘀, 痰浊在气阴两虚和气虚血瘀患者中比例也较高, 其中气阴两虚证患者中42.43%的患者合并痰浊, 气虚血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