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文献的高脂血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明末清初(hyperdimia)是指血浆中胆固醇(ct)和甘油(tg)超过正常水平的代谢性疾病。这是一种临床疾病和罕见的疾病。高脂血症既是一种独立疾病, 又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的主要基础疾病, 与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及衰老等也有密切关系。由于中医学无高脂血症病名, 多根据其临床表现将之归于“痰湿”、“浊阻”、“肥胖”、“血瘀”等范畴。目前其临床分型繁杂, 辨证标准不一, 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建立。本研究通过检索CNKI世纪期刊, 对1911~2012年的中医药期刊文献所报道的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分型文献进行收集、整理, 并加以统计分析, 以揭示高脂血症中医临床证候分布规律, 为进一步建立基于临床流行病学的证候诊断标准奠定基础, 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1 学习方法
1.1 酯or胆固醇
以“ (题名或关键词=高脂or血脂异常or甘油三酯or胆固醇) and (题名或关键词=中医or中药or中西医结合) * (自然科学+医药卫生) *年=1911-2012”于CNKI数据库中检索。
1.2.1 标准物质的包含
选择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辨证治疗高脂血症的文献, 以及辨证施护、专家经验介绍及理论探讨中含有案例报道等有辨证分型及证候描述的文献。
1.2.2 有证型模型不纳入的原因
(1) 无明确高脂血症证型、证候描述的文献; (2) 动物实验类文献, 虽有证型模型亦不纳入; (3) 资料来源不明, 与临床实际情况明显不符, 如疾病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不明确, 证型或症状描述不符合临床实际等; (4) 两篇文章中用药、辨证分型以及病例数等内容相同的以1篇计; (5) 综述类文献。
1.3 输入文件数据的输入方法
1.3.1 证候规范
(1)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GB/T16751.2-1997)对文献中证候术语、辨证分型名称进行规范。 (2) 对于《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不涉及的症状名、证名按照《中医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进行规范。 (3) 对于以上3种规范标准中未叙述又不便于规范的证型, 按原文献予以保留, 如肝阳痰火等。
1.3.2 证候鉴别诊断
按照《中医诊断学》分析证型的含义, 参考《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 将证型分解为基本要素即证素, 在证素提取过程中, 对于有歧义之处, 请课题组3~5名专家讨论处理, 以免频次减少或缺失。
1.3.3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 由两人分别录入数据, 并进行二次检验, 最后将Excel数据导人SPSS 16.0, 进行频数和频率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研究文献中证候描述的情况
共检出文献3 986篇, 其中动物实验类文献为2 535篇 (63.6%) , 临床研究文献为1 183篇 (29.7%) , 其中临床研究中证候描述不清晰或无证候描述的为339篇, 两篇文章中用药、辨证分型以及病例数等内容相同的有8篇, 综述类文献或理论研究类文献为268篇 (6.7%) 。按照上述选择标准, 最后纳入数据库录入的文献有836篇。
2.2 严重疾病的症状分布与统计分析
2.3 舌体测定结果
836篇文献中论及高脂血症舌体、舌质、舌苔, 舌体仅出现2种, 分别为胖舌和齿痕舌, 出现瘀点、瘀斑舌、红舌、淡舌等11种舌质和白腻、少苔、腻苔等11种舌苔, 结果见表2。
2.4 献的及其他论象
836篇文献中论及高脂血症脉象的文献有424篇, 论及脉象有18种。居于前5位的脉象为弦滑脉、滑脉、细数脉、沉涩脉、弦脉, 结果见表3。
2.5 综合征分布
2.5.1 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836篇文献中出现的中医证型按《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GB/T16751.2-1997)规范共汇总为78个证型, 涉及病例数总计17 524例, 结果见表4。
2.5.2 病理组织学检测证型
根据朱文锋教授研究结果, 对上述高脂血症证型进行病位和病性证素提取。对证型名称中直接有脏腑名称和病性名称者则直接提取, 如肝肾阴虚则提取病位证素为肝、肾, 病性证素为阴虚;对证型名称没有体现脏腑病位归属的, 以其具体临床表现, 根据《中医诊断学》相关内容辨证确定其脏腑归属。如气滞血瘀证, 其临床表现主证为胸胁胀闷、走窜疼痛, 因两胁部位为肝经所在, 确定其主要脏腑归属于肝;又如阴虚阳亢证, 临床表现主证为眩晕、头痛、急躁易怒, 面红、口苦, 均为肝阴虚、肝阳上亢之症, 因此, 这两个证型的脏腑归属均为“肝”。最后经统计得出病位证素主要归于肝、脾、肾, 而心、胃、胆少见, 未见以肺为主进行辨证, 结果见表5。
2.5.3 病性证素的分布
将上述高脂血症证型以病性证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