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四会大旺沼泽明墓发掘简报
广东省博物馆于1975年至1979年在四会大旺农场发掘并清理了许多古墓。现在的三个明代坟墓如下。
一、 金器文化坑坑设计
位于大旺农场坳仔岗的大旺沼泽湖畔,是一座“两层楼”式的长方形双室合葬砖墓(图一)。
墓长2.30、宽1.80、高1.90米。方向265°。墓分南、北二室。北室长2.02、宽0.52米;南室长1.96、宽0.52米。每室的墓顶皆由9块长方形砖砌成微弧的券顶,周壁用13层单砖平砌而成,两室之间用一列单砖砌成隔墙,使南、北二室互不相通。墓底为原生土,没有铺砖。墓门在墓室西端,封门砖是用一列单砖横砌而成。墓砖长30、宽14、厚6.5厘米。棺木已朽,仅遗存铁棺钉10枚。放置棺木处残存一层厚近1厘米石灰拌成的粘料。骨骸已朽。骨骼有经轻火烧过的痕迹。
在墓室靠墓门一端的上方有一个器物坑,长1.80、宽0.70、高0.40米。坑的西壁与封门墙在同一截面上,坑下垫一层厚约14厘米的鹅卵石,石下填一层厚约20厘米的五花土。
随葬品中金属类器物置于墓室中,陶、瓷器置于器物坑中。
青花瓷碗2件(M6:1、5)。大小、形式一样。敞口,斜弧腹,矮圈足。灰白色胎。釉色白中带青。腹壁饰对称的4棵禾穗图案,每两棵禾穗之间饰6排谷点纹组成的长方形图案。内底饰由6行7排谷点纹组成的菱形图案。口径12.8、底径4.8、高4.6厘米(图二,3)。出土时两个瓷碗分别扣在两个大陶瓮口上。
釉陶瓮2件。M6:2,直口,尖唇,圆肩,斜腹,小平底内凹,腹最大径偏上,肩上有四耳。表里施酱褐色釉。细泥红陶胎。口径10.8、最大腹径36.8、底径12.4、高35.2厘米。M6:6,小口微侈,广肩,斜弧腹,小平底内凹,口下有五系,其一与其他四系成垂直方向。表里施黑褐色釉。口径10.8、最大腹径36.8、底径12、高34.8厘米(图二,1)。
釉陶罐4件。M6:3、8、9为微侈口,短颈,突肩,腹壁斜收,最大腹径偏上,小平底,肩上附四耳。四耳基本上呈两两并列对称置于口沿两侧。表里施酱褐色釉,器表挂半釉,近底处露胎。细泥红陶胎。M6:8,口径8、最大腹径13.8、底径6、高8.2厘米(图二,5)。M6:9,口径7.6、最大腹径13.6、底径6.8、高8厘米(图二,4)。M6:4,侈口,突肩,斜弧腹,底呈假圈足状。腹饰瓦稜纹。施酱黄色薄釉。口径7.2、最大腹径12、底径6.8、高10.6厘米(图二,8)。
釉陶壶1件(M6:7)。直口,突肩,斜弧腹,底呈假圈足状,肩一侧有流,另一侧有耳。细泥红陶胎。表里均饰青黄色釉。口径7.2、底径7.3、高12厘米(图二,7)。
铁锹1件(M6:10、28)。平面呈“U”字形。出土时大部分在北室,小部分在南室。銎部仍遗存朽木。长24.8、宽14厘米(图二,6;图三)。
铜钱多已朽烂,可辨识者有“景祐元宝”、“元丰通宝”、“绍圣元宝”“皇宋通宝”、“天圣元宝”等。
铜泡钉2枚(M6:19、20)。其中一枚已朽烂。顶作蘑菇形。长6.5、径0.25厘米。
铜簪1枚(M6:21)。顶作伞形。长6、顶宽2.7厘米。
铁棺钉10枚,其一残长9.8厘米。
二、 墓门、墓壁砖、小陶罐
位于大旺农场场部西北的婶婆岗北坡。墓为长方形砖室墓,长2.36、宽0.94、高0.64米。方向345°。墓壁用7层长方形砖平砌而成。墓顶用三列砖起券,中央平,两侧呈坡形。墓底不铺砖,墓门在北,用一列平砖封堵。墓壁砖规格为长31、宽15、厚6.5厘米。墓顶中间一列为倒梯形砖,规格为上宽34.22、下宽22、高15、厚7.5厘米;两侧的砖皆在一端凿有榫口,规格为上宽24.2、高15.7、厚7.5厘米(图五)。葬具、骨骸皆已朽烂。
随葬品有小陶罐6件(M1:1—6),大小、形状相近,皆泥质硬陶,微侈口,卷沿,广肩,斜直腹,大平底微内凹,肩附对称四系,表里分别施黄褐色釉、黑褐色釉、红褐色釉,釉皆不到底。口径4.5、腹径8—8.8、高4.6—5.2厘米(图二,2)。
此外,还有黑釉陶罐残片、青花瓷碗残片、残铁刀1把、“熙宁元宝”1枚。
三、 金明木棺
位于大旺农场砖瓦厂南部的公路边,1979年修筑公路时发现。该墓为长方形石室墓,长2.38、宽1.10、高0.93米,略呈南北方向,四壁皆由二块长方形砂岩质大石板上下垒砌而成,盖顶用五块上弧下平的石板封盖,墓底未铺石板,为原生土,墓内壁涂一层厚1厘米石灰粘料。墓内有木棺,已朽烂,残存铁棺钉3枚。随葬品有:
铜钱“开元通宝”1枚,“天禧通宝”1枚。
青铜镜1枚(M2:3)。圆形,拱形纽,纽外围有飞禽、人物图案,因锈蚀太甚,已模糊不清。径6.5、厚0.6厘米,重55.5克。
金质梅花朵饰1件(M2:4)。用金箔捶打而成,出土时位于死者头部附近。由上、下两朵五瓣状梅花叠合而成,除中间花蕊处鼓凸外,五枚花瓣中间都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