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铬对两栖动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铬(cr)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氧化形式。它主要以三价铬(cr())和六价铬(cr())的形式存在。由于铬在冶金、印染、制革等工业生产中被大量使用,其流失及无序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水、空气和土壤中的铬可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对动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毒害。目前有关铬对于鱼、虾等水生动物以及哺乳动物的毒理研究报道较多(Arunkumaret al.,2000;Dillonet al.,2000;Paulet al.,2005),但对于两栖动物幼体的毒性研究则相对较少。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过程在水域中进行,其皮肤对于水中的离子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因而在幼体发育过程中对有毒物质的反应较为敏感,是进行环境污染毒理学研究以及评价水域环境化学污染效力的理想材料之一。
近年来,随着生存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世界范围内两栖动物发生畸形的现象已经超过60种,其主要原因与紫外辐射、化学污染物和寄生虫感染有关(Andrew Pieter, 2003)。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是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各地的重要经济动物,本研究以野生中国林蛙蝌蚪为对象,研究水域中Cr(Ⅲ)和Cr(Ⅵ)对林蛙幼体的急性毒性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两栖动物幼体的生存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数据, 同时为水域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重铬酸钾kcr2o7晶体的制备
Cr(Ⅲ)和Cr(Ⅵ)分别以氯化铬(CrCl3·6H2O)晶体和重铬酸钾(K2Cr2O7)晶体(西安化学试剂厂产品,AR)为溶质, 用蒸馏水按离子浓度分别配制成10 g·L-1Cr(Ⅲ)和10 g·L-1Cr(Ⅵ)的母液备用。
1.2 osng5:5
野生中国林蛙受精卵采集自秦岭北坡的大峪水库附近,实验室孵化,孵化水温(20±2)℃,pH 6.8~7.0,盐度1.8~1.9 g·L-1。待蝌蚪发育至28~29期(Gosner, 1960;郑晓晶和张育辉,2008),选用健康、大小一致的个体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通过预实验后,Cr(Ⅲ)暴露设30、31、32、33、34和35 mg·L-16个浓度组;Cr(Ⅵ)设10、17、30、35、40和45 mg·L-16个浓度组;设1个对照组。每组20只蝌蚪,每个处理浓度设2个平行组,共40只。实验的前8 h连续观察,随后在12、24、48、72和96 h观察并记录蝌蚪中毒症状、死亡数,并及时清理死亡蝌蚪。实验用水为曝气2 d以上的自来水,24 h更换1次,暴露期间禁食。
1.3 gl-的检测方法
Cr(Ⅲ)暴露设0.50、1.00、2.00和3.00 mg·L-14个浓度组;Cr(Ⅵ)设0.25、0.50、0.75和1.00 mg·L-14个浓度组,设1个对照组,每个处理浓度设2个平行组,每组45例蝌蚪,水温20±3℃。每48 h换1次水,换水4 h后投食,饲喂蛋黄、豆渣和蔬菜。实验前受试蝌蚪为28~29期,体重0.0416~0.0506 g,全长(吻端至尾端)14.5~15.5 mm。每天观察并记录蝌蚪的死亡和畸形数。分别在暴露21和35 d时,测量体重和全长。最后统计从28~29期开始暴露到75%的个体完全变态所用的时间。
1.4 慢性毒性实验
急性暴露实验数据用中线性回归法分别计算Cr(Ⅲ)和Cr(Ⅵ)在24、48、72和96 h对蝌蚪的零致死浓度(LC0)、半致死浓度(LC50)和全致死浓度(LC100),安全浓度(SC)由公式SC=96h LC50×0.1计算(娄忠玉和钱续,2003)。慢性毒性实验数据用SPSS 16.0软件处理,用单因子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不同浓度组蝌蚪的体重、全长及发育时间的显著性。数据以平均值±标准误差(X±SE)表示。P0.05 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铬对林青蛙的快速毒性
2.1.1 gl-1对蝌蚪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在蝌蚪暴露于含Cr(Ⅲ)的水体中8h后,体表粘附一层絮状物质。同时在水体表面也出现一层油膜,12 h后成粉末状沉淀。在未放入蝌蚪的Cr(Ⅲ)水体中,96 h内未出现油膜及沉淀物。在33、34和35 mg·L-1的处理组,蝌蚪暴露8 h后出现中毒症状;在31和32 mg·L-1组,蝌蚪暴露12 h后出现中毒症状。蝌蚪中毒表现为呆滞,卧于水底,尾部颤抖,身体抽搐;轻者侧游,仰翻。蝌蚪死亡后僵直,仰翻。解剖死亡蝌蚪,肝脏、肠管呈灰白色,鳃萎缩,鳃丝被覆有与体表相似的白色絮状物。
比较不同Cr(Ⅲ)浓度与死亡率的关系可见,在相同暴露时间,蝌蚪死亡率随Cr(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表1,图1)。用中线性回归法计算Cr(Ⅲ)在24、48、72和96 h对蝌蚪的零致死浓度(LC0)、半致死浓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堂在线 实用绳结技术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pptx VIP
- 医疗行业数据脱敏技术方案.docx VIP
- 新译林九年级上Unit 4 精选短语和词汇(预习+复习+默写)2024-2024学年牛津版英语九年级上册.docx VIP
- DB14T 3225-2025煤矸石生态回填环境保护技术规范.docx VIP
-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中医内科学中风(共42张PPT).pptx VIP
- 探究与实践++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docx VIP
- 额定电压110 kV(Um=126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