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乐章集》中的双声叠韵现象
唐宋时期的语言发展起来,受到燕乐的成熟和繁荣。这句话的字音也由音乐和旋律决定。不仅要区分平面,还要区分阴阳、清浊、重量等。字声是联系乐曲与歌词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文字所固有的语言属性,又可以反映乐曲的音乐美。词乐失坠之后,词的音乐美往往只能通过字声组合的流利调谐来体悟。双声叠韵是唐宋词字声运用的手段之一,亦颇为学者所留意。如王国维《人间词话》谓:“双声叠韵之论,盛于六朝,唐人犹多用之。至宋以后,则渐不讲,并不知二者为何物……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节处多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必有过于前人者。”4255夏承焘先生曾指出李清照词的特点之一在于多用双声叠韵字,并逐字举出其《声声慢》词中所用的舌声与齿声251。吴熊和先生《柳词三题———〈双声子〉与双声叠韵》一文亦对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词中的双声叠韵字作了分析218 220。本文拟就柳永《乐章集》中双声叠韵的运用进行具体归纳与总结,这对于讲论唐宋词字声之演变,或不无裨益。
一 柳词中双声叠韵的运用
两字同纽或同母谓之双声,两字同韵谓之叠韵。双声叠韵本是语言运用的自然现象,也是音近义通的组词方式,许多联绵词就由双声或叠韵构成,《诗经》、《楚辞》中其例甚多。六朝时期,声律渐为人所重:《文赋》以五色相宣喻音声迭代,沈约谓妙达此旨始可言文;《文心雕龙》专列“声律”,四声八病,皆属字声。唐代近体诗成型后,在诗中大量而自觉地运用双声叠韵的首推杜甫。洪亮吉谓:“唐诗人以杜子美为宗,其五、七言近体,无一非双声叠韵也。”2清人周春《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指出:“少陵尤熟于此,神明变化,遂为双声叠韵之极则。”老杜自谓“晚节渐于诗律细”,其诗中双声叠韵的运用已极为老练成熟,而词中首先广泛运用双声叠韵的则是柳永。柳永之前的温庭筠、冯延巳,以及同时的晏殊、张先等,运用双声叠韵填词,或偶一为之,或无意暗合,无明显的规律。柳词中的双声叠韵则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方式复杂多变,从中可以反映出柳永对发展词乐和推进词律的贡献。
通过以中古语音比对《乐章集》中的字声,可以大略将其分为严格的双声叠韵及准双声叠韵两大类。严格的双声叠韵,声母或韵部完全相同。如:
“晓来枝上绵蛮”(《黄莺儿》。绵蛮,均属《广韵》中明母,为双声)。
“绸缪凤枕鸳被”(《尉迟杯》。绸缪,均属尤韵,为叠韵)。
以《彊村丛书》本《乐章集》统计之,除去辑佚词10首及后来《全宋词》本中的存目词与互见词等,在206首词作中,运用此种严格的双声或叠韵的,达到186首之多。而所谓准双声叠韵,是指声母或韵部十分接近的字声。“凡十分接近的声母(如心母和山母)和十分接近的韵母(如上古的脂部和微部),都可以认为双声叠韵”46。以此衡量柳词,则双声叠韵的运用更是几乎逐篇有之,如:
“愁泪难收,又是黄昏”(《诉衷情》。黄,匣母;昏,晓母。匣晓为喉音旁纽,属准双声)。
“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送征衣》。天,透母;地,定母。透定为舌头音旁纽,属准双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雨霖铃》。寒,寒韵;蝉,仙韵。均属等韵中的山摄,韵相近,属准叠韵)
事实上,柳词中的准双声叠韵远多于严格的双声叠韵。诗人作诗,本就不完全受韵书限制。周春总结杜诗之双声叠韵,也持较宽泛标准。他认为:“疑娘、澄床、知照、彻穿、禅日之类,虽属各母,而音实逼近,亦可通用。”卷2而词人填词,一方面于诗韵本有分合,上去作平、阳上作去、三声通叶,均不乏其例另一方面作者与歌者更为重视的都是字声如何配合乐曲曲律在实际演唱过程中准双声叠韵与严格的双声叠韵在音乐效果上应当是一致的,故本文通其两者而论之。另外,叠字相当于既双声且叠韵,其音乐效果亦相同,如果从最广泛的意义上,亦应归并考察,只是出于习惯,本文未将其与双声叠韵相混。
二 联其他词例的分类
柳词组织双声叠韵的模式,从字法上可以分为联绵词例、常用词例、临时词例、非词例、句间例、片间例、隔字例七类。以下分别举例说明。
1. 常见的连绵词
“算孟光、争得知我,继日添憔悴”(《定风波》。憔悴,从母双声)。
2. 常见的单词和例子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满江红》。漂,滂母;泊,并母。均为重唇音,双声)。
3. 临时语言的例子
“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满朝欢》。染惹,日母双声)。
“便苦恁难开解”(《迎春乐》。开,咍韵;解,蟹韵。均蟹摄,叠韵)。
4. “朱异形”《凤栖分析》
“令赍瑶检降彤霞”(《巫山一段云》。检降,见母双声)。
“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凤栖梧》。扉半,帮母双声)。
“章街隋岸欢游地”(《木兰花》。岸,翰韵;欢,桓韵。均山摄,叠韵)。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鹤冲天》。榜,荡韵;上,漾韵。均宕摄,叠韵)。
5. 金吾不禁六街游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破阵乐》。影烟,影母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