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汽轮机组轴承故障分析及处理.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00mw汽轮机组轴承故障分析及处理 第4批为3g00-16.7型生成的机组 该装置是一家燃煤发电装置。现有发电装置4台:6号和7号为ni10-16.7汽轮组,8号为改造后的n330-16.7汽轮组,9号为n300-16.7汽轮,主要承担着发电和加热的任务。2013年4月23日, #8机组A级检修后整组启动, 21:05:11时, #6轴承温度升到最高值113℃, 超过允许值105℃。#8机组打闸停机。现场检查发现, #6瓦右侧进油口有一黑色布团, #6瓦下瓦乌金部分轻度磨损。经抢修后, 4月30日23:10时, #8机组与系统并网。 1、 中压转子的前后支持轴承 该机组共有6支持轴承和1推力轴承。#1、#2轴承是φ360mm的可倾瓦, 分别做为汽轮机高中压转子的前支持轴承和后支持轴承;#3、#4号轴承是φ480mm的椭圆瓦, 做为汽轮机低压转子的前支持轴承和后支持轴承;#5、#6轴承是φ450mm的椭圆瓦, 做为发电机转子的前支持轴承和后支持轴承;推力轴承安装在中压后轴承箱中, 工作面和非工作面各由11块推力瓦组成。 2、 布团的来源分析 经专家组研究分析, 决定对#5、#6轴瓦进行解体检查。检修人员从#6轴承取出的布团材质轻薄, 呈黑色, 长方形30x90cm, 边缘略不规则, 从30cm处断为两截, 磨口处明显可见乌金残迹, 磨口处外未见其他破损。由于布团堵塞了#6轴承右侧进油口, 使#6轴承进油量减少甚至断油, 且#6轴承处于润滑油进油母管的末端, 当运行人员停运交流润滑油泵时, 润滑油压降低导致#6轴承缺油更严重, 使#6轴承润滑冷却油量不足而磨损。关于布团的来源, 分析可能的情况如下: 2.1 4月20日, 由于#8发电机气密性试验不合格, 大修单位东方电气集团安排人员通宵对发电机励端密封瓦进行揭瓦检查处理 (检查励端密封瓦时需先把#6瓦上、下轴瓦吊出) , 可能复装#6轴瓦时检修人员没认真检查, 将布团遗留在#6轴瓦进油口处。经了解, 当晚有汽机专业人员负责全程指导及验收, 但由于当晚检修工作属于抢修性质, #8机组A级检修工程检修手册中未明确质量验收程序, 故当晚检修工作没有留下质量验收情况的相关记录。 2.2 进油管遗留布条, 随着油流进#6轴瓦进油口。经查阅图纸资料, #6轴瓦进油管法兰前的管段内径为70mm, 因此布团无法完全堵死油路。考虑到#8机组启动前润滑油系统进行油循环试验, 各轴瓦进油管段前法兰处都装有滤网 (滤网直至机组启动前才拆除) , 布团通过滤网进入#6轴瓦进油口的可能性较小。但也有一种可能是#6轴瓦下端盖进油管法兰后的管段 (#6轴瓦进油口至下端盖进油管法兰之间的管段) 在机组检修时需拆卸, 拆卸后检修人员用布团塞住管口, 复装时没认真检查取出, 最终导致随着进油进入#6瓦进油口处。 2.3 主油箱、润滑油泵进口或冷油器遗留。根据设备结构特性 (油泵入口处滤网孔径4mm) 、检修工艺、验收程序及布团破损情况 (如布团经过油泵应被叶轮磨损) 分析, 此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小, 基本可以排除。 综合上述分析, 上述第一、二种情况的可能性均存在。 3、 轴承维修 考虑到汽轮机转子经过盘车之后挠度在0.03mm, 因此判断机组动静部分没有发生摩擦, 因此工作重点放在对#5、#6轴承的处理恢复上。 3.1 瓦入水体的垫铁整理 (1) 在垫铁上涂少许红丹, 厚薄均匀。把瓦枕垂直放入轴承座内, 两人用力压住瓦枕两端来回活动8-10次, 垂直取出瓦枕, 检查接触情况, 要求接触痕迹应占垫铁总面积的70%, 接触点不应成片且分布均匀。如图一所示。 (2) 根据接触情况, 修刮吃合较重的点。如刮研量大, 可先用细锉刀轻锉, 再用刮刀细刮。在研刮各下瓦枕的垫铁时应考虑到转子与汽缸的中心位置, 防止在找中心时造成垫铁调整量超过允许值。 (3) 反复进行1、2项工序, 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3.2 接触面的加工 (1) 轴瓦粗刮:要求瓦面应全部刮到, 刮削均匀, 将加工痕迹刮掉 (2) 轴瓦细刮:细时用刮刀刮出瓦的油槽带和润滑油楔。刮削时要求油槽带、润滑油楔和接触面必须光滑过渡, 下瓦接触角应接近且小于60°, 瓦接触面斑点分布均匀, 要求3-4点/cm2即可。 (3) 轴瓦精刮:主要是下瓦的精刮。把瓦枕和轴瓦安装好, 在瓦乌金面上涂上少许红丹, 吊入转子, 人工盘车3-5转后, 翻出下瓦检查接触情况, 60°接触角内接触点是否达到接触面积的75%以上, 且分布均匀同时将侧隙初步刮削出来。 (4) 刮瓦从粗刮→细刮→精刮过程中要同时考虑与汽轮机转子中心偏差、转子与汽封洼窝中心、轴颈的扬度和各瓦的侧隙等。 3.3 轴瓦的测量 (1) 轴承侧隙测量及调整:用塞尺测量轴颈与下轴瓦两侧的间隙。轴瓦侧隙如图三所示, B、C为轴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