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巴什洪台吉》考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巴什洪台吉》考述 在不同民族文学的发展史之后,战争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无论是中国古代《诗经》中之短章结构《采薇》、《东山》,还是规模宏大的希腊史诗《伊利亚特》等等,它们都是围绕着战争吟咏嗟叹,铺陈描写的。蒙古族文学史上,类似的作品也有很多,《乌巴什·洪台吉》就是这样一篇不可多得的精品。 《乌巴什·洪台吉》取材于1587年以乌巴什·洪台吉为首的喀尔喀蒙古对卫拉特蒙古的一次失败的掠夺性战争。写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其后在西部蒙古各部中以手抄的形式广泛流传,后来布利亚特人嘎拉桑·贡布耶夫用托特文记录下来,1858年曾在彼得堡出彼。 这部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至今虽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但历代对它的分析研究却都很不深入,以至它究竟“是民间口头作品,还是文人创作,现在还无法断定”。对于它的体裁,究竟是属于散文,还是散文传说,抑或是小说,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继承古人遗产,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解剖、重新认识这部作品,给它以公正的评价,恢复它在蒙古族文学发展史上的真正的地位。 《乌巴什·洪台吉》这部作品继承了蒙古族民间文艺的传统形式,采用了以散文为主,中间穿插大量诗行以描写和抒情的叙事方法。因此,就有许多人认为它是一部民间文艺作品,是由民间集体创作并流播开来的。但结合《乌巴什·洪台吉》的产生时代、结构布局和塑造人物的特色看,这种说法似有可商榷之处。笔者认为这部作品是文人创作的早期书面文学作品,其主要理由有: 第一,据考证,《乌巴什·洪台吉》所描写的战争发生在1587年,而它完成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这就是说从史实的发生到作品的形成仅仅隔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一般来看,一部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从最初发迹到最后定型,中间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有时甚至需要上百年。象史诗性作品《格斯尔传》等等,它们都是经过几代民间艺人呕心沥血地加工创造,才最后形成的。《乌巴什·洪台吉》这部作品文字虽不及万言,但它的艺术手法细腻生动、结构紧凑精炼,根本没有民间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良莠不齐的现象;若非艺术家精心构思,仅靠民间口头流传,是难以在十几年内达到如此高超的水平的。 第二,《乌巴什·洪台吉》完成于蒙古族社会佛教盛行的十六、七世纪,如果它是民间集体口头创作,一定会或多或少地掺杂进佛教的成份。与它同时代产生的其他民间文学作品都带有浓重的佛教禅宗的印迹。比如《格斯尔传》,它的许多情节和人物都含着明显的宗教色彩,含着起死回生,神兮仙兮的佛教思想。而《乌巴什·洪台吉》这部作品却丝毫看不出佛教的影响。这就说明它虽然产生于佛教的氛围中,但却不是民众集体的创作,它是由一位佛教思想淡漠的文人作家个人创作的作品。 第三,蒙古族古代民间类似本篇这样题材的作品,都是用韵文的形式流传的。用韵的作用是易记、易讲,讲起来铿锵有力,便于流传。而此文没有用韵,可见它没有经过民间大幅度地流传和再加工。 第四,作品中的主人公如乌巴什·洪台吉,卫拉特首领白巴古斯等,都是历史上实有其人。在《蒙古世系》表中可查出乌巴什·洪台吉是喀尔喀部领袖,是达延汗巴图蒙克的四世孙;白巴古斯是卫拉特之一和硕部人,是哈尼诺颜洪果尔的第二个儿子。把历史人物,包括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写得这样确凿有据,一般都是书面文学作品。而民间流传,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流传者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加进自己的见闻和主观评价,使作品中的人和事较历史本来面貌有一定的出入和距离,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本篇的人和事较为接近历史事实,如果经过民间广泛流传,而没被添枝加叶夸大渲染,一直保持历史本来面目,这是难以想象的。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说《乌巴什·洪台吉》是一部文人个人创作的书面文学作品。尽管它似乎还有民间文学的影子,但那是作家个人创作还未完全成熟,写作中不自觉借鉴民间传说的缘故罢了。 那么它究竟该属于文人创作的书面文学中的哪一类体裁呢?它以战争为背景,妙笔生花,大胆地虚构出乌巴什·洪台吉的死亡,⑤而且更主要的是它的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对人物进行了方方面面的艺术加工,这显然已经初步具备了小说的创作特征,因此笔者认为把它归入小说一类的体裁更为恰切。《乌巴什·洪台吉》应该是一部由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向小说过渡的作品,可视作早期的小说。下面,我们就以小说的“三要素”为准绳来分析一下这部作品。 首先,我们看看它的人物塑造。在几个人物中,卫拉特部的牧童形象最为成功。 七岁牧童是个机智、勇敢、宁死不屈的小英雄。作者对他的塑造倾注了满腔热情,并加以热烈的歌颂。通过对他的塑造,反映了人民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愿望以及和侵略者作殊死斗争的精神。 探兵整整追了一天才把牧童抓住。在敌人的威胁恫吓下,他毫不畏惧、慷慨陈词,和敌人论争。最初,他还想以“严阵以待,整个卫拉特充满了消灭来犯者的决心”来劝告乌巴什·洪台吉,但掠夺者的本性是不能凭几句话就可以打动的,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