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年人教版九下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精华版教案)
1.三问三答三思。
第1段讲述邹忌是一位容貌昳丽的美男子,他分别向妻、妾、客询问自己与城北徐公谁更美,虽然因身份不同而在表述和语气上有所差别,但三人皆表示邹忌比徐公美。可当邹忌亲自见过徐公后,他得出了相反的答案。他没有沉醉于他人的奉承之中,而是对这件事进行了理性的思考。邹忌暮寝而三思,为讽谏齐王做了铺垫。
2.入朝“三比”。
第2段中,邹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设喻,推及治国之道。他以妻、妾、客的“私我”“畏我”“有求于我”这三种情况来类比齐王身处的环境——“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从而劝诫君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3.齐王“三赏”,齐国“三变”。
第3段写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谏言,并根据谏言的不同情况设立了上、中、下三种奖赏,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意见,以图国家强盛。在经历了“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时间节点后,进谏之人越来越少,说明齐国治理得越来越好。最终他国“皆朝于齐”,表明这一政令在国内外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三叠”式结构,别致精美。
文章有“比美”“进谏”“赏谏—朝齐”三个段落。“比美”中的“三问”“三答”展现了“比美”的过程,“三思”揭示了邹忌在“比美”中受蒙蔽的原因;“进谏”中的“三比”推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赏谏—朝齐”中的“三赏”“三变”演绎了齐王从善如流的魄力,以及齐国“战胜于朝廷”的辉煌。文章“三叠”式结构的运用,彰显了整齐对称之美。
2.类比说理、委婉讽谏的劝说艺术。
采用类比的方式说理是本文最显著的特点,邹忌是以自身经历与齐王之“弊”进行类比的。邹忌讽谏齐王时,先从自家“比美”的趣事侃侃道来,通过“三比”,顺理成章地推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这种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的类比进谏,不能不让齐王欣然领悟,从而接受群言,“战胜于朝廷”。
本文写的是战国时期齐威王接受齐相邹忌的劝谏,广开言路,最终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塑造了善于思考、敢于进谏的贤臣形象和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明君形象,告诉当权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改正,才有可能治理好国家。
1.作家作品。
见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此内容。
2.作品背景。
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使诸侯采纳,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要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1.给加点字注音。
昳丽(yì) 期年(jī) 朝服衣冠(zhāo)(guān)
窥镜(kuī) 朝于齐(cháo) 间进(jiàn)
2.重点词汇释义。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规劝国君、尊长等改正错误)
(2)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
(3)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4)朝服衣冠(穿戴)
(5)窥镜(照镜子)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
(7)孰视之(同“熟”,仔细)
(8)旦日(第二天)
(9)又弗如远甚(远远不如)
(10)吾妻之美我者(认为我美)
(11)私我也(偏爱)
(1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1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没有谁)
(14)王之蔽甚矣(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15)能谤讥于市朝(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
(16)闻寡人之耳者(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17)时时而间进(常常,不时)(间或、偶然)
(18)期年(满一年)
3.古今异义。
(1)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今义:诽谤,嘲讽)
(2)窥镜(古义:照,看。今义:偷看)
(3)明日徐公来(古义:次日,第二天。今义:时间,明天)
(4)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中央下属的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跟“中央”相对))
(5)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古义:指责。今义: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
(6)臣之妻私臣(古义:偏爱。今义:自私)
(7)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君主左右的近待之臣。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
(8)邹忌修八尺有余(古义:长,这里指身高。今义:修改)
(9)虽欲言(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4.一词多义。
(1)之
(2)朝
(3)孰
(4)于
(5)上
(6)修
(7)美
5.通假字
孰视之(同“熟”,仔细)
6.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