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5个野生酸枣种群遗传变异性分析.docxVIP

宁夏5个野生酸枣种群遗传变异性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宁夏5个野生酸枣种群遗传变异性分析 ? ? 王 博,严亮亮,宋丽华 (宁夏大学 农学院,银川 750021) 酸枣(Ziziphus jujubavar.spinosa)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是枣的变种,适应强,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价值。与其他大多数果树的野生种不同,野生酸枣树在等位基因多样性、表型性状和采后品质方面差异较大[1],对非生物胁迫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是中国北方地区栽培枣树的优良砧木,也是植被恢复、景观建设的良好候选树种。酸枣与栽培枣树品种容易杂交,是培育枣树新品种和改良枣树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资源[2-3]。张建英等[4]对23个酸枣无性系的综合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酸枣果实形状多为圆形和近圆形,单果质量多分布在2.0~3.0 g,食用率大多高于野生酸枣。杨雷[5]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70份酸枣种质资源的5个果实数量性状进行评价,筛选出10个综合性状较好的酸枣种质。2006年对149份酸枣种质果实的9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概率分级,提出了酸枣的5级分级标准[6],这些研究为酸枣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指导与参考。酸枣的适应性强,果实的开发利用价值也较高,但目前对酸枣资源调查及其保护与遗传改良利用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采集到的宁夏不同生态立地分布的野生酸枣为材料,分析宁夏野生酸枣群体的分布、表型性状等,并与栽培枣品种进行对比,探讨野生酸枣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以期为酸枣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验方法 在对宁夏野生酸枣实地勘察的基础上,选取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银川市贺兰山滚钟口、灵武市白芨滩、中宁县牛首山以及中卫市日照山5个种群(以下分别用WZ、HLS、LW、ZN、ZW表示),这5个地区的野生酸枣分布面积较大,而且较集中成片,具有代表性。 试验材料为5个种群野生酸枣植株的成熟功能叶片与果实,成熟叶片用于测定叶片生理生态指标,果实用于测定品质指标。并采集宁夏3个栽培枣品种:‘灵武长枣’‘中宁小枣’‘同心圆枣’(分别用LWCZ、ZNXZ、TXYZ表示),与野生酸枣各个指标进行比较。各种群基本信息与地理分布见表1及图1。 表1 宁夏野生酸枣种群基本地理信息Table1 Geographic information of wild jujube population in Ningxia 2019年7月进行叶片采集,9月待果实成熟后进行采集。7月对宁夏5个不同生态种群野生酸枣调查、记录、挂牌等,每个种群随机标记30棵长势基本一致的健康植株,距离间隔10 m以上,按照东西南北方向采集健康无病虫害的成熟功能叶片,带回实验室测定。9月依据第1次采叶样时确定的GPS定位信息,采集每棵树的果实,带回实验室。 1.2 叶片和果实表型、生理、品质指标测定 采用巴比妥酸(TBA)显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12];采用NBT还原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13];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POD)过氧化物酶活性[14];采用紫外吸收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15];采用茚三酮法测定脯氨酸含量[16];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17];采用NaOH溶液滴定法测定有机酸含量[18];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19];用游标卡尺(GB/T14899-94)测定叶片长、叶片宽、果实纵横经,激光叶面积仪(YMJ-C)测定叶面积;电子分析天平测量果实单果质量。 1.3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进行整理与分析,用SPSS 20.0、Origin与R语言进行作图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野生酸枣种群表型遗传变异性分析 2.1.1 叶片表型性状分析 由图2、3和4可知,5个野生酸枣种群的单叶面积与叶片鲜质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面积=0.014<0.05,P叶片鲜质量=0.011<0.05)。其中灵武白芨滩种群的单叶面积和叶片鲜质量最大,分别为266.71 mm2和0.079 g,但栽培枣品种的叶面积与叶片鲜质量均大于野生酸枣,如‘中宁小枣’的叶面积280.32 mm2,‘同心圆枣’的叶片鲜质量为0.141 g。 2.1.2 果实表型性状分析 由图5、6和7可知,5个野生酸枣种群果实纵径、横径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纵径=0.004<0.01,P横径=0.005<0.01)。果实纵径和横径均表现为中宁牛首山种群>吴忠红寺堡种群>贺兰山滚钟口种群>灵武白芨滩种群>中卫日照山种群。果实纵横径最大的均为中宁牛首山种群(纵径15.36 mm,横径15.14 mm),栽培枣果实纵横径均大于野生酸枣,其中‘中宁小枣’纵横径均最小(纵径38.42 mm,横径20.71 mm)。 由图8可知,5个野生酸枣种群的单果质量之间均存在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