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外合治小儿夜忆20例
夜雨是儿科常见的疾病,有时也反映儿童的需求。正如“托儿专家的秘密”所说,“当孩子哭泣时,他们会渴而渴,如果他们不痒,他们会痛。当他们为父母而放弃时,他们会诚实地寻找他们,当他们饥饿时,他们会放弃他们,当他们出现疼痛时,他们会抓住他们,当他们哭泣时,他们会放弃他们的心。”因此, 临床必须严格区别。本文所论夜啼, 是指小儿白天如常, 入夜啼哭不安, 或每夜定时啼哭, 甚则通宵达旦, 持续1周以上的一种以夜啼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我科采用中药内服配合推拿按摩治疗小儿夜啼,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夜体现诊断标准
20例研究对象均为2003年2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患儿, 均以白天如常、入夜哭吵不安为主要临床表现, 诊断符合《中医儿科学》夜啼诊断标准。其中4例患儿哭声低弱、四肢不温、大便稀溏;7例患儿哭声响亮、身暖唇红、大便干结;9例患儿啼哭惊惕、面色青灰、头方发稀。理化检查无异常。年龄25 d~3岁, 平均年龄6月。发病时间最短6 d, 最长3月。
2 常用穴位选取方法
中药汤剂以宁心安神、消食导滞为法:厚朴10 g、茯苓10 g、远志10 g、钩藤10 g、焦三仙各10 g、鸡内金8 g。随证加减:寒证加干姜5 g、香附5 g;热证加栀子8 g、木通3 g、竹叶8 g、蝉蜕10 g;惊证加胆南星5 g、龙骨20 g、牡蛎20 g、蝉蜕10 g。推拿按摩以小天心、板门为常用穴位, 大拇指单指揉法各揉100次。寒证加推三关100次;热证加清天河水100次。1次/d, 5次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治愈时间最短1 d, 最长1周。痊愈17例, 好转2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5%。
4 夜体现型中西药
案例1黎某, 男, 8月。患儿1周前在游乐场玩后, 当晚开始哭吵, 白天玩耍如常儿, 持续2周。来我科就诊时症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头颈汗多、脘腹胀满、纳食一般、口干喜饮、大便偏干 (1次/d) 、小便黄, 舌尖红、苔腻、指纹青紫。治疗以宁心安神、消食导滞佐以清心为法。推拿取穴揉小天心、推板门、清天河水, 1次/d。中药处方:厚朴10 g、茯苓10 g、葛根l0 g、槟榔l0 g、蝉蜕l0 g、栀子8 g、木通3 g、竹叶8 g、远志6 g、钩藤l0 g、焦三仙各l0 g, 3剂。经治疗2 d后夜啼消失、寐安。半月后电话随访, 述夜啼未发作。
案例2陈某, 女, 2岁。患儿半月前因不慎掉进小水沟后开始夜啼。起初啼哭时间短, 开灯后能安静入睡, 几天后啼哭时间加长, 用各种方法均啼哭不止, 通宵达旦。服用安定片、夜宁糖浆等中西药, 疗效不明显。来我院就诊时面色无华、双目无神、头方发稀、唇淡、大便稀溏 (2~3次/d) 、腹胀满、纳呆,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紧。治疗以宁心安神、消食温中为法。推拿取穴揉板门、小天心, 推上三关、七节骨, 1次/d。处方:胆南星5 g、远志6 g、龙骨20 g、牡蛎20 g、厚朴10 g、茯苓l0 g、干姜5 g、鸡内金l0 g、陈皮l0 g、香附5 g、肉桂2 g、炒谷芽10 g、炒麦芽10 g, 3剂。3 d后症状明显改善, 仅睡前啼哭, 大便正常, 纳香, 舌质转红, 苔薄白, 脉沉有力。继服原方3剂, 症状消失。
5 夜体现了时代法定
夜啼多发于6月以内的婴幼儿, 年长儿也时有发生, 正如《惠眼观证》所述:“凡小儿生下一七至一百二十日, 或至三、五岁, 才遇阴气即便啼叫。”因此, 夜啼发病年龄范围不可拘泥。小儿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心气怯弱, 对自然界变化适应能力差, 若见异物或闻异声, 导致心神不宁而夜啼。小儿脾常不足, 饮食不知节制, 常易损伤脾胃, 如小儿入夜啼哭吵闹, 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致使脾胃受损, 食滞中焦, 气机受阻, 化痰生火, 困扰神明, 使夜啼经久不愈。此外, 夜啼一症的发生常与先天肾气、肾精的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临床观察夜啼小儿多有头方发稀黄, 囟门未闭诸症, 而夜啼发生后寒热表现与先天禀赋差异有关。不同小儿因先天禀赋的差异, 或偏于阴或偏于阳, 发病季节不同, 兼诱因的差异, 或从寒化, 或从热化, 临床上表现为热证或寒证。夜啼从热化的小儿, 胎儿时期其母多食辛辣, 出生后常有疔、疮、疱、疖、口舌糜烂等;而从寒化的小儿多有难产、早产、尿床史。
内服方药中厚朴为消食行气之要药;焦三仙、鸡内金健脾消食;茯苓健脾安神;远志宁心安神;钩藤能入心经、清肝热, 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推拿按摩方中揉小天心能宁心安神, 揉板门行气助消化, 内外合治, 共奏消食导滞、宁心安神之功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