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隧道岩溶槽谷区渗流示踪剂在线研究.docxVIP

南山隧道岩溶槽谷区渗流示踪剂在线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山隧道岩溶槽谷区渗流示踪剂在线研究 0 水文示踪试验 重庆南山隧道一期工程是重庆大规模交通规划中从重庆至寿山和涪陵的茶园路系统工程。左龙长2825m,右龙长2838m。这是一条双向四条车道的隧道。隧道工程施工区岩溶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2013年3月4日,南山隧道工程进口左洞超前探水孔出现中量涌水,3月6日晚11点,南山隧道进口端左洞超前地质探孔出现较大涌水,3月6日位于南山隧道南侧的涂山湖水库发生渗漏,水位持续下降。 水文示踪试验是探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最为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为研究南山隧道在岩溶槽谷区的施工对地表涂山湖段造成的影响,查明南山隧道上方的涂山湖水库的水流是否渗漏至南山隧道,在涌水工程影响区域内实施小范围的示踪试验。 1 地质条件及地层 南山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暖夏热、春早夏长、秋雨连绵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18.7°C,多年平均日最大降水量为93.9mm,年平均降雨日为168d。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份,其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且多大雨、暴雨;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mb。 本区地貌的发育受构造和岩性的控制明显,地势东高西低,属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谷岭相间。南山隧道在背斜轴部所穿过的最老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地层,地表层由新至老依次为第四系覆土、侏罗系覆土(中统上沙溪庙组、下沙溪庙组、新田沟组、下中统自流井组、下统珍珠冲组)、三叠系覆土(上统须家河组、中统雷口坡组)。其岩性主要为一套海相、浅海相炭酸岩盐、碎屑岩和内陆河湖相碎屑岩沉积;有灰岩、白云岩、角砾岩、泥灰岩、泥质岩、砂岩等;灰岩、白云岩、泥灰岩、角砾岩等炭酸岩盐主要出露于背斜轴部,呈长条状展布;砂岩、泥质岩等主要出露于背斜两翼。 南山隧道位于川东南弧形地带,华蓥山帚状褶皱束东南部。南山隧道下穿南温泉背斜,背斜轴部地貌为岩溶槽谷区,为嘉陵江组及雷口坡组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南温泉背斜轴部,纵张裂隙发育,为地表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较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跟踪试验方法 2.1 测试条件选择 示踪剂选择遵循以下原则:(1)极易溶于水,在地下水中背景值含量极低;(2)无毒、无臭、无味,不破坏地下水生态系统;(3)不易被土壤和围岩吸附,不易沉淀,化学性质稳定,不与其他环境物质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不易被生物降解,不挥发;(4)不易被地下水中其他物质干扰,易被仪器检测到,灵敏度高。 根据示踪剂选择原则,同时考虑与监测仪器匹配使用,选用荧光素钠(uranine)作为示踪剂,溶于水为绿色,这种化学物质非常适用于在碱性岩溶水环境中。 试验前,分别对涂山湖、南山隧道出水处采样,并进行背景值的测试。结果表明:野外投放点和接受点的水体中的荧光素钠的含量均为0μg/L。 2.2 荧光素钠野外监测系统在我国地质应用上的问题 目前我国地下水示踪试验大部分都是采用野外人工定点取样、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试验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取样时间尺度长、样品搁置时间久,取样时易引起污染等等问题。由此可见,进行示踪技术创新和引进国外先进示踪方法技术,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水文和地质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试验中的荧光素钠野外监测采用高分辨率野外自动化荧光光度计记录仪自动监测,测试时间为5min一组数据。试验所使用的仪器为瑞士生产的野外自动化荧光示踪仪,其英文学名为flow-through field flourometer,型号为GGUN-FL30,检测限达到0.02ppb,具有高灵敏性、取样时间密度小和不易受污染等特点。 2.3 荧光素钠投放 投放点:示踪剂投放点一般选择有天然水流存在的地方。根据野外现场考察和委托方的要求,选择涂山湖水库作为投放点。根据经验公式和现场水文特征,在涂山湖中均匀投放荧光素钠,形成浓度为30μg/L的荧光素钠溶液。 投放方法:在野外现场将已经称量的示踪剂粉末放进30L水桶中,加水充分搅拌溶解。慢慢均匀倒入投放点,顺着水流扩散,投放时间为2013年4月19日22:00-22:35。 接受点:示踪剂接收点为南山隧道距洞口820m处右侧排水沟放置GGUN-FL30高分辨率野外示踪仪。 3试验过程和结果 3.1 地下水流场特征 示踪试验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 根据示踪仪记录的荧光素钠示踪剂浓度,绘制出其浓度历时变化曲线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示踪剂投放约0.5h之后在南山隧道出现检测值,表明水流流速快。 示踪剂浓度历时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下水的流场特征。本次示踪试验的示踪剂浓度历时变化曲线出现三个峰值,表明涂山湖水库与南山隧道之间很可能存在三个相互并列的岩溶通道。 3.2 地下水运移通道的水质迁移特性 本次试验研究了涂山湖水库与施工中的南山隧道的水力联系。为更好地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对相关的水文参数

文档评论(0)

hzyac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的文档设计与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