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河支流附近植物重金属富集能力分析.docxVIP

深圳河支流附近植物重金属富集能力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圳河支流附近植物重金属富集能力分析 重金属污染是中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名单etal,2014)。由于工业化及人类活动的加剧,特别是矿石开采、金属冶炼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日益增多(刁维萍等,2003;潘义宏等,2010),随之而引发的生态环境安全、饮用水安全和人类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刘永伟等,2009)。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有很多,利用植物修复受污染的区域具有经济有效、操作简便等优点(Visoottiviseth et al,2002;Zhao et al,2008)。定期和持续地从湿地系统中收获成熟的植物并对其进行妥善处理,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而且能够对一些贵重金属进行回收利用,是去除污水中的养分、防止水体二次污染的有效途径(WangStuanes,2003;白青峰等,2004;侯亚明,2004;黄永杰等,2006)。尽管目前对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进行了相关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水生植物筛选上(王谦和成水平,2010),对其富集能力的比较研究较少。 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和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着严峻的重金属污染。深圳市是珠三角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区域,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城市河流的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而深圳市的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河流,因此面临着较高的生态风险(胡振宇,2004;黄奕龙等,2009;刘永伟等,2009)。尽管目前对于深圳主要河流沉积物以及水体重金属有着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然而对城市河流附近水生植物富集能力的比较研究极少开展,而对于水生植物富集能力的比较研究不仅能为寻找超富集植物提供依据,同时也能筛选出适合深圳市河流水体的本土水生植物。 1 材料和方法 1.1 龙门河流域植被重金属排放浓度及分布特征 本研究选取深圳市龙岗河附近爱联嶂背工业区作为采样地点,该区域位于龙岗河上游,是水体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也是工业集中区和污染排放集中区,该区域重金属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龙岗河下游、深圳河等主要河流受污染的程度;同时,该区域也是在进行龙岗河植被调查中植物分布最为密集、植物生物量最高的区域;密集分布的植物是否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尚需要进一步调查。选取该区域湿生植物的优势物种作为研究材料,测定土壤及植物不同组分间常见的重金属含量,比较不同植物间及同一植物不同组分间重金属含量的差异,计算重金属的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分析龙岗河流附近植物重金属富集能力。前期对该区域水体重金属调查结果表明,重金属镉(Cd)和砷(As)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V类水标准的1 000倍,存在较高的重金属污染风险。 1.2 面调查的结果 2013年7月,选取了该区域河流上游、中游及下游3个区域作为植物调查样点,对区域内湿地植物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该区域湿生植物共6科、13种,其中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um)、鬼针草(Bidens pilosa)以及绵毛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var.salicifolium)在每个区域均有分布,为该河流段分布最为广泛的3个物种。 1.3 植物样品的处理 在龙岗河收集该区域最具代表性的优势种光头稗、鬼针草、绵毛酸模叶蓼开花期的植株作为研究材料,用无菌袋将材料密封,在调查区域的上、中下游各取1份植物样品作为1个重复,共3个重复;同时收集植物所处根区左右底泥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分析。 1.4 磨碎、消化 将收集的植物样品分为根、茎+叶、花3个部分,用自来水充分冲洗,以去除植物样品上的残留物,再用0.1 mol/L稀盐酸洗净,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3次,沥去水分,于105℃杀青30 min,在70℃下烘干至恒重,测定干重,将烘干后的植物磨碎,过60目筛。土壤样品去除杂物后经过风干、磨碎后过100目筛。每种植物和土壤样品分别称取1.0 g,进行消化。植物样品用HNO3-HCl O4消化,底泥样品用王水-HCl O4消化,用1.0 m L的HNO3定容,在ICP-AES上测定其中的锌(Zn)、铬(Cr)、铅(Pb)、镉(Cd)、镍(Ni)、铜(Cu)元素含量,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砷(As)含量。 1.5 重金属含量及富集系数 测量每一物种不同组分的Cd、Pb、Zn、Cu、Cr、As、Ni含量,比较不同物种间以及同一物种不同组分间的差异,同时计算不同重金属在每个物种的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 转移系数=植物地上部重金属含量/根部该元素含量 富集系数=植物根部重金属含量/底泥中该元素含量 1.6 移、富集系数 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植物重金属含量、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的差异。显著性水平P取0.05。所有统计均利用Spss19.0进行,图形绘制利用Origin 8.0完成。 2 结果 2.13 植物重

文档评论(0)

187****72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