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降钙素原对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价值.docx

血浆降钙素原对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价值.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浆降钙素原对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价值 感染是影响急性胰腺(acut乳突、ap病史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抗感染治疗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患者存在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感染与非感染易混淆,且继发感染的程度差异大,如何正确适当的选用抗生素是临床的难点。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动态监测PCT对鉴别AP继发感染、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及对治疗的指导价值。 1 数据和方法 1.1 重症急性胰腺合并感染诊断标准 选择2003年9月至2007年10月期间我院住院的AP患者68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23岁~76岁,平均(45±11)岁。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42例,SAP诊断按照2001年制定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SAP是否合并感染的诊断标准为:(1)临床诊断标准:上腹部两个以上象限腹膜刺激征,体温38℃,白细胞计数(WBC)20×109;(2)CT诊断标准:CT增强扫描提示胰床和(或)胰腺周围坏死组织内有小而不规则的气泡;(3)CT或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取坏死组织做涂片或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将本组AP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49例和非感染组19例,感染组再分为重度脓毒血症组和非重度脓毒血症组。 1.2 pct、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灵敏度 在入院后24h内,对每个确诊为AP的病人测定并记录其最高体温、WBC计数、反复查胸片、腹部CT,采血、尿及腹水送病原微生物培养,部分病人在CT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取胰腺坏死组织做涂片或细菌培养;并于入院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分别抽血测定PCT,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灵敏度为0.1ng/ml。仪器和试剂由德国柏林BRAHMS Diagnostica公司提供。 1.3 统计方法 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ν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组患者的t水平比较 各组间年龄、性别、基础病差异无显著性。细菌感染组、非感染组、重度脓毒血症组及非重度脓毒血症组血清PCT水平比较:详见表1。第1天所有感染组PCT均高于非感染组,但只有重度脓毒血症(B1组)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第7天感染组患者的PCT值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1),且B1组的血浆PCT值明显高于B2组(P0.05);第14天B1组仍明显高于其他组,AP感染控制后PCT很快降到接近正常。 3 血清pct的临床意义 临床上,在感染的诊断方面,传统感染指标如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CRP)等由于缺乏特异性而价值不大。目前,确定或排除胰腺/胰腺周围组织感染的方法是B超或CT引导下的腹腔穿刺。因而被称为诊断坏死胰腺感染的“金标准”,但这也只能在患者感染症状明显时进行,且穿刺检查有可能发生脏器损伤、出血;细菌培养结果时间长、外界干扰因素多是其不足。SAP进展迅速,往往实验室检验结果尚未出现阳性结果时患者病情已经恶化,以至失去及时正确处置的时机。因此,寻找及时有效判断SAP继发细菌感染的指标十分重要。 血清降钙素原是一种由1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3k Da的糖蛋白,稳定性好,PCT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20~24 h,健康人外周血中水平0.1μg/L几乎不能被检测出。但是,在系统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等异常情况,PCT选择性明显升高;在病毒感染、肿瘤及手术创伤时PCT则保持低水平。PCT水平的高低与感染的严重程度一致;清除感染灶或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后,血清PCT水平迅速下降。因此血清PCT在临床上具有广泛而又重要的应用价值,连续监测血清PCT可用于病情轻重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本研究显示:SAP伴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不伴感染SAP组(P0.01);说明血清PCT能及时判断SAP是否存在继发感染。同时本研究还显示AP脓毒症组患者的血清PCT值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P0.01),提示血清PCT可以作为判断AP是否伴发脓毒症的依据之一。试验中我们还观察到在16例临床诊断为重度脓毒血症患者中,9例经加强抗生素的治疗控制感染后,PCT浓度则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而3例患者PCT水平在第14天仍持续升高虽然积极治疗,病人仍发展为MODS,最后于住院的第16天、第19天、第24天死亡。由此可见,PCT水平的降低标志着预后良好,感染状况的好转和感染治疗的有效;PCT水平持续增高者标志着感染的持续进行,是预后不好的标志,这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该试验证实了PCT对AP感染情况的观察及对指导治疗方案是有价值的。 总之,检测AP患者血清PCT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血清PCT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